《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4)》发布
8月27日,《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洞察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态势,分析企业创新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创新效益整体提升。该《报告》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报告》开展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问卷调查(2024)”,2023年,近四成样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5%,近七成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水平;超四成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速超5%,七成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七成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一半以上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态势总体良好。
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报告》发现,2023年,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得分比上年提高0.12分,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速得分高于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得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速不仅快于企业总收入的增速,而且快于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速。
《报告》显示,广州大型企业创新意愿强,小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2023年,43.55%的大型企业形成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82.26%的大型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41.94%的大型企业研发获得国内领先技术,12.90%的大型企业研发获得国际领先技术,大型企业创新意愿更强,在国内外领先技术及行业技术标准方面表现更突出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是城市创新的龙头。而小微企业研发经费及人员投入强度高,2023年,小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得分居各规模企业之首,比样本平均水平高0.23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10%及以上的小微企业占比达到34.40%。
《报告》认为,从问卷调查来看,当前核心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样本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这些企业中半数以上有开拓国外市场的打算,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十分强烈。而事实上,有47.31%的样本企业反映不了解国际市场,小微企业的该比例上升到五成,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阻碍。
《报告》建议,广州要进一步拓宽对接渠道,扩大股权融资供给;要强化链接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要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大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以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助推广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