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蓝皮书:广州应从两方面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2023年7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广州应从两方面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1)推进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健全就业服务平台。发挥基层村党组织作用,联合市场化人力资源机构建设村(居)基层就业综合服务机构——“就业驿站”,搭建“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一村一策”精准服务,提升人岗匹配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转移就业。全市7个涉农区每个区至少建设1个村(居)基层“就业驿站”,精准帮扶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转移就业。
二是建设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的核心业务流程及规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科学编制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南。就业指南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编制,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有需求的农村劳动者通过阅读就业指南,能尽快知晓并掌握劳动力就业政策。政府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力就业的个性化服务。比如,针对农村地区信息不畅、信息化终端布局不够的问题,将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农村社区延伸。有针对性地在人口相对密集的重点社区建设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并且实现综合就业服务平台的多功能拓展,拓展后的综合就业服务平台集就业信息查询、就业救济、就业权益保护等多种就业服务于一体。
三是探索建立城乡就业市场。就业服务的核心和宗旨是创造就业公平和就业均等。要着力培育一体化的城乡就业市场,帮助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实现就业服务均等化。要在城乡就业市场区域布局、现代化信息管理和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城乡就业市场加快建设,大力发展家政市场、护理市场等需求较大的专门劳动力市场。
(2)推进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广州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体系,切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需求、招工用工和聘用一体化查询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体系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一体化动态监测。以信息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求职信息需求发布制度,建立劳动用工需求发布制度,合理确定发布周期,提升供求对接效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二是推进传统就业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融合。在当前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App、微信小程序等新型服务终端和接口等,稳步实现服务的便捷化和供求匹配的高效化,向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就业信息服务。针对中年失业群体等重点群体,集中收集就业信息,加强精准信息推送,提升供求对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