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研判:今年广州经济增速预计4.0%—6.1%
7月12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3)》(下称“蓝皮书”)。总结了2022年广州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分析研判了2023年广州经济的发展走势,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预计2023年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蓝皮书指出,2022年广州经济承压前行,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39.00亿元,增长1.0%,增速比上年放缓7.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1.1%和 1.0%。二是新产业新动能较快成长。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锂电池等制造业产业较快发展,金融、农业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服务业产业良好发展。三是部分产业明显低迷或萎缩。住宿餐饮、客运交通、会展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房地产业、建筑业等产业需求回落显著。
据此,蓝皮书执行主编欧江波指出,2022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呈现出六个主要特征:工业结构分化比较明显,新旧动能转换有所加快;商贸物流景气偏弱,旅游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低位运行,金融业较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财政收支稳中有降;进出口基本平稳,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涨幅放缓。
此外,课题组采用“建模预测+综合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2023年广州经济增长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从GDP和三次产业情况来看,2023年广州经济将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在国际紧张局势有效管控、宏观政策协调有力、全球经济保持增长的前提下,2023年广州经济增速预计为4.0%—6.1%,其中第一产业为4.1%—4.8%,第二产业为-0.3%—3.2%,第三产业为5.6%—7.3%。
同时,蓝皮书预测2023年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从三大需求和消费价格情况来看,2023年广州投资有望平稳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恢复,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消费价格总体稳定。由于国内外经济恢复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处于动态调整期,2023年广州经济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广州经济应短期稳增长,长期优结构
蓝皮书指出,当前广州经济发展面临两方面的重大任务,一方面,鉴于三年疫情带来较大冲击以及国内外比较严峻的增长环境,广州经济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短期稳增长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技术、政策以及广州产业、空间、人口、治理等方面的快速变化,广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凸显,长期优结构为重中之重。
2023年广州要切实抓好消费、制造、房地产和投资,从而促进短期稳增长;宜持续重视创新、南沙、乡村振兴和社会民生,从而促进长期优结构。
具体而言,蓝皮书为广州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广州应畅通内外循环,助力消费加快恢复;坚持实体优先,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抓好有效投资,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促进全方位开放与合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突出稳定就业,做好社会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