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体系逐步健全
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2)》(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当前广州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广州农业产业布局和创新水平有了深入发展。其中,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具备产业闭环。
广州市系统构建了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全链条全通透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畅通便利的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以及跨地区跨部门协作机制。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港澳地区、24个省(区、市)、138个地级以上市(州)加入了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体系合作共建行列。广州市与各合作地市共认定1285个“菜篮子”生产基地、93个“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遍及广东、湖南、山东、江西、云南、甘肃、广西、宁夏等国内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并在全国布局建设梅州、清远、云浮、齐齐哈尔、赣州、潍坊、聊城、永州等17个配送中心(分中心),促进“菜篮子”农产品的高效流转。
《蓝皮书》特别提到,农业现代化会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和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枢纽。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处于国内外经济循环的交汇点。广州江南市场连续18年在果蔬单品交易中位居全国第一位,芳村茶叶市场成为公认的全国茶叶中心市场,广州有理由成为内外循环和要素聚集的中心城市。
蓝皮书建议,广州应实施“农业+”以激发当地乡村各种资源价值。一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发挥广州市场成熟、商贸发达、食品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以产业链为融合纽带,推进产业链前向或后向一体化多维度发展,以企业为经济主体,形成融合共生抱团式发展新格局。二是拓展乡村旅游,活化农村历史资源。实施“农业+旅游”融合行动,发挥现有各类农业园区作用,融合发展具有生产、体验、观赏等多功能的农旅融合产业;三是持续建设好新农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岭南农村风格的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相融合的特色小镇。要进一步巩固已建成特色小镇的成果,提升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特色小镇的品质,做强做实做大小镇的特色产业。
原文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a2e485365fc7c7a14058a514fa098e68?shareId=VcJrVa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