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媒体聚焦 Home / 媒体聚焦
8月25日《21财经》报道我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的媒体文章
2022-08-29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提升,蓝皮书建议打造“四港联动”综合交通体系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实习生程立元 广州报道


广州的“国际范”正在加速提升。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发布的2021年全球城市指数显示,广州排名继续上升,位列GCI第60位;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的第31期报告中也显示,广州保持在“稳定发展的金融中心”行列,全球排名也继续呈现跃升势头位列第24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8月24日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下称《发展报告》)认为,过去一年广州城市国际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主要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维持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强化外向型经济格局,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今年是《发展报告》连续发布的第十个年头。该报告以广州为典型样本,树立了中国城市经过国际化发展的不断尝试与探索,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行列的典型案例。


具体来看,广州对外投资加速推进,枢纽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和“一带一路”建设枢纽,广州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和海外业务,“走出去”的脚步蹄疾而步稳。 


2021年,广州新增对外投资主体1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对外直接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5%。其中,广州企业紧抓提前布局,去年在RCEP成员国内设立企业机构13家,协议投资额1.54亿美元。 


第三产业是广州对外投资的主体脉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增长突出。契合“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顶层设计,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实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广州合作的选择。 


随着对各国投资及准入政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广州市继续做好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保障。2022年1月,广州市发布《服务广州企业“走出去”——RCEP国别(地区)投资手册》,为广州企业了解RCEP成员国法律环境体系、识别市场机遇风险、做好投资准备工作提供参考,协助企业解决海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广州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 


在国际合作伙伴生态建设方面,《发展报告》提出,广州拥有数量多、布局广的国际友好城市伙伴,2021年友城数量达到100个,成功实现友城“百城计划”目标。


在疫情影响下,广州积极创新形式和渠道,维系与友城间的友好往来,借助视频会议、远程签约、直播演出、隔空对话等形式巩固了“云上友谊”,相继和日本福冈、南非德班、墨西哥城、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悉尼等国际友好城市通过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等模式开展各项联动合作对话活动,进一步深化友城间的务实合作。


展望下一阶段广州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发展报告》建议广州应构筑更加坚实的枢纽载体,夯实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积蓄核心驱动力、营造国际人才发展环境、强化建设枢纽载体、巩固金融枢纽优势、擦亮城市品牌等五方面内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泓媛认为,广州首先要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建议继续深化制度创新和广州城市国际化转型,增强广州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对标国际一流,深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同时,广州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备的国际人才的政策体系,构建引才、用才、留才一体化的国际人才发展的生态,提高国际人才政务服务的水平。


《发展报告》建议,在强化广州枢纽载体功能方面,广州应构建更优质的空港、海港、铁路港、数字港“四港联动”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设“2+2+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以及提振自身国际商贸功能优势,保持国内、国际大循环的双循环联通。


在巩固提升国际金融枢纽方面,广州也需要打造更加富有活力的全球合作伙伴生态,强化国际大都市的交往辐射能力。同时,广州还应加快设立和引入一系列国际性金融服务专业机构,为发挥国际金融枢纽功能提供专业保障。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实习生程立元 编辑:李振)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12963#/detailVideo/1912963?site4&columnID=1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