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发布 |城市化仍是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
7月2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2019年广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6.46%,高于全国60.60%的水平。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需要城市化强劲的发展动力支撑。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不断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短板与制约,主要体现在:城乡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机制有待畅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仍存在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程度有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仍需完善、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有待提高等五方面。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加快补齐农村基建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农村水利、电力、通讯、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完善。2015年,广州市启动全市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到村建设工作,2020年将全部完成,实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全覆盖。
广州统筹推进美丽乡村、中心镇和名镇名村建设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创建305条市级美丽乡村,3镇6村获“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环境整治示范村”等称号,番禺沙湾入选全国特色小镇,10个村被评为住建部第一批绿色村庄,4个村获“全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称号,86个村被评为广东省名村。
蓝皮书指出,如果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那么,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需要城市化强劲的发展动力支撑。广州城市化快速发展仍将持续更长一段时期,仍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2019年广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6.46%,高于全国60.60%的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规模的适度增长,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不仅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化发展释放的红利,如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等将可能辐射广大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蓝皮书建议,广州要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体系建设。要狠抓“菜篮子”基地建设, 拓展生产基地功能。对于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适当注入农业科普、生态保护、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物科技、农业文化、农事观光休闲体验等元素,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要建立“菜篮子”指数发布中心,对“菜篮子”动态实时全面掌握,致力打造大湾区“菜篮子”价格话语权,适时编制并发布大湾区“菜篮子”价格指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敏 许晓芳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胡俊
联系我们:lilunbu@gz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331049?site4&columnID=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