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广州居民幸福感较高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8月26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穗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为213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1.41%;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为179.9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27%,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
蓝皮书执行主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黄玉表示,未来五年,广州常住人口将持续增长,将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双加速”的转折期。从中长期来看,公共服务、房地产价格将是影响人口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广州需要加快人口服务管理的战略性调整,从“控制人口”“被动管人”“以业控人”“候鸟式迁移”转为“吸引人口”“动态管人”“以产业链控人”“融合式发展”。
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升,“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从2018年的第25位攀升至2022年的14位。创新实力的增强离不开优质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广州拥有在穗工作两院院士119名,包括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赵宇亮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团队。共计发放1.1万张人才绿卡,引进人才入户7.28万人,人才入户增幅达32.6%。
在做好创新人才引入的同时,广州紧抓重点群体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年广州帮扶城镇失业人员18.1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5万名,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72.76%、153.23%。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此外,为灵活就业人员搭建线上线下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194场次,提供13.40万个就业岗位。
就业形态呈现集聚性与新变化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州的就业人口更加集中于第三产业。根据2021年广州统计年鉴数据,广州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从2015年的7.75%减少至5.04%;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从2015年的35.38%下降至22.5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从56.87%上升至72.45%。其中,增幅最大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金融业(6.98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2个百分点)、建筑业(3.40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01个百分点),变化的就业构成与广州的产业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另外,随着新的社会群体和新兴就业群体不断涌现,体制外就业的规模日益增长,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滴滴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快速壮大,广州居民的就业形态日益多元化。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登记期末有效数达14.77万人,相比2020年3月底增加37.65%。灵活就业正成为疫情之下稳就业的重要渠道。
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广州市老龄委于2021年3月印发《广州市关于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公布的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广重社区等7个社区(村)上榜。对此,蓝皮书总结了广州的相关做法和经验:一是通过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将示范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保证经费投入;二是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调动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积极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蓝皮书显示,为解决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流程不一等问题,广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四部门共同印发出台了《广州市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对评估定义、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规范、评估程序、评估费用、监督管理等事项进行了统一和明确,为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打下了基础。
社会情绪平稳 居民幸福感较高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社会心态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广州居民有着较高的幸福感。在新华社发起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中,广州多次进入“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总榜前十位,蝉联多届“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2021年,广州黄埔区获得该榜单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称号,名列“企业家幸福感排行”分榜排行首位。2020年,广州天河区、黄埔区同时获得该榜单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称号,广州成为唯一一个具有两个城区进入“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分榜前十位的城市。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但广州居民的社会情绪总体平稳。调查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居民的社会心态与幸福感、安全感影响有限。从2022年调查数据看,相比于疫情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广州居民的幸福感,但影响程度有限;各方面的安全感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获得感显著提升,社会焦虑情绪整体有所下降。相比“十三五”,2022年广州居民对房价上涨、未来预期及社会治安相关的焦虑情绪下降显著。
据了解,《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聚焦社会民生、社会治理两大领域,并特别策划医疗卫生服务专题篇。全书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建构、社会田野调查等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广州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挑战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208/t20220831_5482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