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1)》发布
8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广州商贸业彰显良好韧性,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是商贸业表现出较强韧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消费市场的影响,广州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并开展了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广州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8.66亿元。二是主要商贸指标继续位居国内前列。与国内城市比较,2020年广州商贸业总体规模继续位居国内城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四。
蓝皮书还指出,广州电子商务发展跃上新水平,直播电商发展领跑全国。一是网络购物占比创下新高。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无接触消费快速发展,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大幅提升。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937.42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全国高17.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二是直播电商发展领跑全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线下消费造成了严重冲击,批发、零售等传统商贸企业,以及住宿、餐饮、旅游、教育等服务企业纷纷“触网上线”,积极开展直播电商业务。在此背景下,广州顺势提出建设直播电商之都,编制出台了《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三是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州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广州市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2020年,广州成功举办世界跨境电子商务大会;首创跨境电商出口退货“合包”模式,出口退货监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成功试点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试点首月共监管跨境电商B2B出口报关单及申报清单56.9万票,货值28.4亿元。目前,广州已形成了一个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的完整跨境电商生态圈。
蓝皮书课题组还构建了国际消费中心指数,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评价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和各项功能。课题组选取了在全球范围内较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广州在所比较的21个城市中,居第15位。从国际商贸中心指数的分项比较结果来看,广州的客流物流、会展等商贸功能具备一定优势,已经显示出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但广州与知名国际大都市相比,在城市商贸功能的一些细分项上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相关方面的短板有待补充。具体表现如下:从消费方面来看,国际知名品牌在广州的渗透率不高,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强;从货物贸易方面来看,国际货物贸易规模不大,虽然2021年新设立了广州期货交易所,但尚不具备国际影响力;从服务贸易方面来看,服务贸易规模偏小,信息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从会展方面来看,展览业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国际会议仍为弱项,发展短板明显;从客流物流方面来看,机场旅客吞吐量依然偏小,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有待强化。
8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1)》。经济日报记者 喻剑摄
蓝皮书还提出,广州应从六个方面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一是以提升消费综合体验为主线,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二是以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打造国际贸易强市;三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方向,加快构建“数字商都”;四是以增强“广州价格”影响力为主题,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五是以培育壮大品牌展会为核心,擦亮“会展之都”城市名片;六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根本,夯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喻剑)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责编:周颖一 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