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蓝皮书:2023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8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2023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并呈现五大特点。在发布会的研讨环节,专家学者聚焦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言献策。
深化改革释放动能
2023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蓝皮书报告显示,2023年,广州消费和外贸规模稳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值连续三年双双超过一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的国内排名分列第四和第七;会展业强劲复苏,全市举办展览场次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二位;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4年蝉联单个机场客流量冠军,广州南站位居全国车站旅客发送量首位;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五、全球第六。
广州市合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何江表示,近两年,广州坚持规划引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深化改革,释放了动能。“广州去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政府在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广州不断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的重大平台,去年首创了跨境电商‘三中心’。在促进会展复苏方面,广州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在制度建设上,广州出台了品牌展会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认定品牌展会,并给予发展上的扶持,这种做法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蓝皮书报告还显示,广州在“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由2020年第63位提升至2023年第55位,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三。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制度性开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释放出我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接下来,将如何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发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高质量发展?
“广州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广州要积极搭建数字经济、能源金融等新业态和创新领域的‘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参与标准规则的制定,提升广州国际化水平。
在毛艳华看来,广州南沙就是一块很好的与国际制度规则对接的“试验田”。用好这块“试验田”,将有助于广州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型开放是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探索制度性开放,要把产业政策、产业补贴、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动服务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通过南沙自贸试验区进行探索,加快形成跟国际规则畅通融通,形成一流的营商环境。”
新闻链接>>>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广州市商务局联合组织编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一册。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探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情况、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4)》由7个部分组成,依次是总报告、扩大消费篇、商圈建设篇、融合发展篇、对外开放篇、市场运行篇及附录。全书共收录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及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或论文21篇。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组织撰写。报告回顾了2023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主要成效、重要进展,对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广州面临的全球环境、国内环境及区域环境做出分析,并对其形势和趋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报告采用建模预测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商贸业的主要指标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促进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为扩大消费篇,包括5篇文章。其中,《2023年广州市居民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广州老龄友好型消费环境建设情况调查分析》两篇文章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别对广州市居民消费和老龄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期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了近两年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效、问题和对策。《广州城市消费力对比及系统提升研究》从城市宏观层面对广州城市消费力进行了横向比较。《从低空经济发展看广州消费业态升级》研究了低空经济与消费新业态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第三部分为商圈建设篇,包括《全球智慧商圈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广州对策》《广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特征: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标志性商圈研究》《以城市更新加快广州世界级纺织时尚商圈建设研究》4篇文章。这4篇文章分别采用了经验借鉴、大数据分析、对标对比、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广州智慧商圈、社区商圈、标志性商圈、专业市场商圈建设问题。
第四部分为融合发展篇,包括4篇文章。其中,《推动广州文商旅体服融合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元宇宙技术赋能广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两篇文章分别从“文商旅体服”及“数字技术+文旅”视角探讨商贸业跨界融合发展问题。《中国时尚都市指数解读及广州时尚产业生态研究》《广州商贸产业链韧性评价及提升对策》两篇文章均采用了综合评价指数方法,从产业生态和产业链视角分析评价广州商贸业融合发展现状。
第五部分为对外开放篇,包括《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的路径探索》《从跨境电商到数字贸易:广州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广州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篇文章。这些文章探讨了当前广州数字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路径。
第六部分为市场运行篇,包括4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广州市消费、外贸、会展、餐饮等不同商贸领域的发展形势,并提出了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第七部分为附录,收录了2012~2023年广州商贸业发展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