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广州全球城市指数排名连续4年上升!
创新集群领先优势日益扩大,主场外交集聚世界关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昨天(8月27日)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4)》。
全球城市指数连续4年上升
蓝皮书指出,2023年,广州在主要全球城市评价中的表现总体稳定。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世界城市分级中的排名保持靠前,在科尔尼全球城市系列指数中的排名有所上升,在《机遇之城2023》、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全球创新指数创新集群中的排名则保持稳定。
2023年,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尼尔发表的《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公布了全球城市指数(Glabal Gities Index,GCl)和全球潜力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Outlook,G60)分别对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城市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聚焦全球连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探究其过去一年发展轨迹影响最深刻的动态和趋势。
报告认为,全球信息、资本、贸易和人员的流动已经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全球地缘政治分歧加剧,使未来发展机会的分布更加分散,更多的地区和城市将获得发展机遇。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大多数城市得分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国城市的排名相对变化较小。在向常态化回归的过程中,商业活动的复苏乏力是拉低城市得分的主要因素。
广州排名继续逆势上升,在GCI中上升1名,排名第55,主要得益于商业活动的增多和人力资源规模的持续增长。会展业的强劲复苏及其产生的旅游业等人员流动和消费“溢出效应”使广州在经济复苏中取得先机。独角兽企业的成熟和企业活动的带动则使广州获得更持久的复苏动力。报告观测期内,广州是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
对外投资网络不断发展
蓝皮书指出,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通胀水平高位运行、国际投资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2023年广州企业对外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展现出在复杂投资环境下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的稳定性和韧性。2023年,全市新增对外投资企业(机构)295家,同比增长30.5%;中方协议投资额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截至2023年底,广州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非金融类项目超过2000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近270亿美元。
从投资目的地来看,中国香港仍是广州企业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2023年广州在香港新增企业(机构)为180家,占新增企业(机构)总数的比重超六成;中方协议投资额为4.3亿美元,占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1.7%。
对非洲和北美洲国家的投资大幅增长,拉动2023年广州对外投资实现正增长。2023年,广州对美国协议投资额为4.0亿美元,占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0.2%,同比增长超过7倍。
美国由于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前沿优势,仍是广州获取创新资源、提升产业链位势的优先选择。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广州持续拓展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投资布局,2023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投资设立65家企业(机构),中方协议投资额为8.4亿美元,大幅增长3倍,占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42.3%。
近年来,广州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低空航空器等高技术产品接连问世,为新质生产力大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蓝皮书建议:广州以国际规则机制衔接之进,增强中心型世界城市的要素聚合力;以国际化服务优化之进,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的开放联通力;以国际化环境提升之进,构建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生态支撑力;以国际交流合作之进,锻造中心型世界城市的全球贡献力,继续以“四进四力”推动大步迈向中心型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