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理论文章 Home / 理论文章
杨杰: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品格
2024-09-02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日报新花城  2024年8月30日  作者:杨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指挥和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蕴含并彰显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优秀精神品格,新时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这些优秀精神品格,从中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精神品格。一方面,改革开放起始于解放思想。若没有1978年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就不可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没有解放思想,党也不可能将改革开放始终推向前进。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解放思想都是首要的。但是,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实际的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臆断,“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因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实事求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事求是始终是改革开放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基于本国国情、地情的现实考量一直都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充分彰显了精神引领的强大力量。


敢闯敢试、开拓进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秉持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从小岗村“杀出一条血路”的大包干到新时代土地流转制度,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


其一,敢闯敢试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鲜明的实践品格。敢闯敢试不是乱闯乱试,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和正确的方法论,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改革观和科学方法论,将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即是一边探索一边实干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


其二,开拓进取是时代永恒的追求,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深圳、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周年庆祝大会上多次提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的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释放空间、创造活力。


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我们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决策,一个重要根据就是对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党和国家领导人掀起了出访热潮,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中国要抓住机遇,通过改革开放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一方面,我们正是通过这种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革故鼎新、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精神也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革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当此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际,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更加严峻,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从改革大局出发,坚定抓好改革落实。只有在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生机和活力。


开放包容、命运与共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以高水平开放倒逼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逻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


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内蕴中国拥抱世界的开放眼光和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改革的中国同时必须是开放的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稳定动力源。未来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中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开放气度。中国始终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只有在国际社会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合作共赢,这样的改革开放才能行稳致远。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