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张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张苹:制造民族革命战士的大工厂:广雅中学
2025-04-01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南方网 2025年3月26日 作者:张苹   


广雅中学创办于1888年,是近代中国的著名学府。该校以“务本求实”为校训,在民族危亡之际与革命浪潮深度融合,成为华南地区培养抗日救亡骨干的核心阵地。广雅中学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与革命史交汇的见证者。

 

广雅的革命传统可追溯至大革命时期。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广雅学生组成宣传队深入码头动员工人;1927年广州起义时,部分师生为起义军传递情报、筹集物资,校内“务本堂”曾作为地下联络点,保存革命文献。至三十年代,该校课程增设《近代中国革命史》《抗战形势分析》,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化,形成“学术救国”的独特革命传统。

 

广雅中学的抗日活动始于九一八事变。1931年,该校联合培正、执信等学校成立“广东省五校抗日联合会”,呼吁“团结对外,出兵抗日”,他们组织街头演讲、募捐以及抵制日货运动,成为华南学生救亡运动的先锋。1935年“一二·九”运动期间,广雅师生自发成立“抗日救国会”,通过巡行、话剧演出、印发《救亡周刊》等方式传播抗日思想,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卢沟桥事变后,广雅积极响应中共号召,数十名师生奔赴延安,前往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参加敌后根据地工作。据校史记载,1937至1945年间,广雅共有23名师生牺牲于抗战前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雅中学作为华南进步师生的聚集地,成为宣传抗战思想的重要平台。1938年5月5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访问广雅中学。他在演讲中称其为“制造民族革命战士的大工厂”,这一评价高度概括了该校的历史贡献,也凸显了它在社会动员上的重要影响力。当天,师生们在“振响楼”集会,童子军高唱《保卫中华》,激昂的歌声与爱国热情交织,成为抗战教育的生动教材。

 

1988年,广州市政府将广雅中学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振响楼”“务本堂”等革命旧址。2019年,校史馆纳入“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统展示该校在民族解放事业中的奋斗历程。广雅百年校史不仅是广州近代教育的缩影,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危难中的觉醒与抗争。广雅以教育为纽带,融学术追求与救国使命于一体,为中国革命输送兼具学识与信念的骨干力量。广雅作为“革命战士培养地”的时代角色,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