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
南方网 2025年3月28日 作者:杨永炎
大革命时期,在中共广东区委和周恩来、陈延年、苏兆征、邓中夏等同志的领导下,广东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为提高工人的政治素质,用革命理论武装工人头脑,争取反帝斗争的胜利,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创办一所以培养高级工人运动人才为目标的工人大学——劳动学院。
1926年6月27日,劳动学院在广州越秀南路东园训育亭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这是我国历史上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大学。邓中夏担任院长,李耀先担任教务主任。学员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工会领导人、党团成员骨干和各省市的工人运动骨干,首届学员总数便有480人之多。在开学典礼上,刘少奇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说:各位到这里来读书,为的是学习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以达到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主义和一切敌人,达到解放全人类和工人阶级自己的目的。劳动学院是“大火炉”,希望各位学员,把自己当成一块很粗、坚硬的铁,投到炉中去锻炼,锻炼成一个坚强不挠、够担当伟大事业的革命家,以得到本阶级彻底的解放。与会师生听到这番话,无不深受鼓舞,立志要学好本领,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8日晚,学员正式上课。学院先后开设课程多达21门,有刘少奇讲授的《工会组织法》和《中国职工运动史》、邓中夏讲授的《省港罢工》、萧楚女讲授的《中国政治状况》、熊锐讲授的《世界革命史》、黄平讲授的《世界职工运动》、冯菊坡讲授的《广东工会问题》。劳动学院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国民党员的积极支持,如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于树德来校讲授《帝国主义侵略史》,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甘乃光、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工人部长陈其瑗两人合讲《三民主义》等。此外,学院还开设有《罢工战术》《工会技术工作》的实用课程。
劳动学院十分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作专题演讲。1926年8月下旬,瞿秋白受邀来校对学生作报告,学院师生认真聆听汇报,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共产国际派往远东考察太平洋地区职工运动的代表到达广州时,学院聘请他们到校为学生讲授世界工人运动概况,使学生吸取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在学校里,刘少奇、邓中夏两位负责人始终向学生强调“劳动学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学府”,勉励学员以进劳动学院学习为荣,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学生们接收教员们的指示,不仅组织学生会、开办俱乐部吸纳爱国青年和工人,还成立宣传队,以街头演讲的方式揭发帝国主义、军阀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虽然劳动学院仅存在两年,但它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对敌斗争坚定的工运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工人运动的发展。
《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