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
南方网 2025年3月28日 作者:刘旭
位于广州海珠区南石路28号的南石头监狱遗址,是一个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清理出铁镣、子弹壳和玻璃试剂瓶,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南石头监狱原为清代镇南炮台的一部分,1913年,广东省城警察厅在清代镇南炮台故址建立监狱,后改建为国民党广东省公安局的“惩戒场”,俗称“南石头监狱”。监狱建筑呈“井”字形,分为上下两层,牢房面积最小的仅4.3平方米,最大的也不过10.4平方米。狭窄的空间、沉重的铁镣、恶劣的生活条件,无不展现出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南石头监狱成为他们实施白色恐怖的重要场所。据记载,首批被送进监狱的就有黄埔军校第六期师生700多人、中山大学革命师生、省港大罢工的领导人与骨干等。监狱里关押了数千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被剃成“十字”头,双脚紧扣重铁镣,身穿红绿旧囚衣,生活在狭窄的牢房中,餐食与猪食无异,生病无人医治,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并没有放弃抗争。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共南石头特别支部,领导难友进行绝食等斗争。原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熊雄是最初一批被关进南石头监狱的共产党人之一。他提出了“组织起来,团结群众,巧妙斗争,迎接光明”的口号,点燃了狱中斗争的火把。在狱中,共产党员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守着对革命的信念。
南石头监狱见证了无数革命烈士的英勇就义。萧楚女、熊雄、刘尔崧、邓培、李森、何耀全、毕磊、熊锐、陈复、沈春雨等大批知名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都曾被关押于此。萧楚女,这位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号角”的革命先驱,在狱中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守革命信念,毫不动摇。这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南石路28号地块开展了考古工作,清理出清代炮台和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考古人员发现了30多间牢房的遗存,出土了铁炮、子弹壳、铁镣、玻璃试剂瓶等遗物103件(套)。这些遗迹遗物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关押、迫害、枪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直接罪证,更是中共党员和革命志士为谋求自由解放开展艰苦革命斗争的鲜活物证。
南石头监狱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16日,南石头监狱遗址入选“广东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7月23日被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