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杨永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杨永炎:抗日先锋爱国心
2025-03-27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南方网  2025年3月21日  作者:杨永炎   


1937年夏,卢沟桥的炮声从北平传到广州,点燃了广州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热情。国立中山大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市一中的师生率先组建了广州青年救亡同志会,开启了民间抗日救亡团体的先河。之后,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立,如广州学生抗日联合会、救亡呼声、冀东抗敌后援会、御侮抗日救亡工作团、抗敌后援工作团、战地服务团、光荣社等。然而这些组织分散,行动不一致,青年学生感到非常有必要统一组织起来,投入到抗日救亡斗争之中。

 

1937年底,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立中山大学的学生组建了国立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1938年1月1日,国立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连同国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抗日先锋团、广州学生抗日救亡会、救亡呼声社、青年群社、平津同学会、留东同学抗敌后援会等8个革命团体,联合发表《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发起宣言》和《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组织草案》,并召开大会,宣告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正式成立,先锋队的队长与副队长都是共产党员。自此,广州革命青年终于有了统一的组织,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起抗日救亡运动。

 

他们高声唱着雄壮的队歌:“我们是勇敢的抗日先锋队,我们是一支铁的队伍。我们不怕敌人的残暴,也不怕艰难和困苦。喂,同志们!冲锋要在前头,退却要在后头!喂,同志们!努力奋斗,为祖国争自由!”他们不辞辛劳上街下乡,或宣传抗日以振奋民众决心,或创办夜校以传播革命思想,或协助工人成立救亡组织,或发动农民组建自卫队伍保卫祖国。

 

在侵华日军攻打广州前夕,“抗先”全体队员参加了7万人的保卫广州火炬示威游行。国民党的军队没能击退日军,两天后,广州沦陷。“抗先”执行上级指令“保存干部,撤退广州,分散到各地开展当地的工作与青年运动”,参加了第四战区战时民众动员委员会属下的战时工作队,分散到省内的东江、西江、北江、南路和潮汕等地,开展各种抗日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抗先”成员达到1.2万多名,联络的农民同志会约3000人、自卫团2000多人、妇女团体7000多人。他们还开办了民办学校200多所,有数万人参加。“抗先”既是广东省最大的青年救亡团体,也是中国三大青年救亡团体之一。1940年,“抗先”惨遭国民党解散,但它已将救亡精神传播到省内外,将爱国之心播种到队员心田。组织解散了,但爱国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革命青年继续战斗在抗日救亡第一线:怀抱拳拳爱国之心,燃烧熊熊革命之火。

 

《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