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广州学习平台2020-02-19 作者:宁超乔
当前广州市的新增确诊、以及新增疑似的人数连续多日下降,至2月17新增数量为0,湖北省外地区的疫情防控效果已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一趋势,有利于湖北之外的各省市返程复工复产。但对疫情的拐点是否已经发生,疫情是否得到了实质性控制的判断依然还有待观察。接下来的复产复工恢复经济阶段,要注意五个问题。
一是严防复工复产处理不当而引发疫情扩散。进入返程高峰期后,人口大规模流动。广州作为流动人口特别是湖北省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作为珠三角民工潮的交通枢纽,首当其冲面临复产复工后人口流动的疫情扩散的负面冲击。需要重视复工复产的时间节点和时序性安排。应密切依据全国疫情和广州疫情数据,对各产业进行“疫情扩散指数”的测算,做好时序安排和差别化的防控应对。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复工复产标准,对企业活动区域、对接服务企业范围、货物交接方式、疫情防控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开发各类防控小程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防疫能力。
二是正视本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恢复难度。当前我国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全球技术红利、国际市场红利和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逆转,出口制造业竞争力衰退,与2003年非典的国内外生产建设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经济的“自愈”难度相对较大。对广州来说,经济恢复的核心应该在于增强广大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需要谨防通胀螺旋或债务螺旋,关注负债率、现金流以及抗风险能力。避免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收入下降,防止这次疫情对经济循环“造血”能力造成巨大冲击。
三是重视对广州重点企业的恢复扶持力度。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刚需性服务行业如餐饮、电影、旅游等以及严重依赖现金流和高负债的产业。影响的冲击波往往是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传递。尤其要重视对广州高负债类型的支柱产业的保护,如汽车产业中的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作为重资产、高负债的广州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新能源汽车负债率极高,有必要出台刺激方案,维持其在国内地位。
四是抓住“洗牌”机会,重塑广州新兴产业在全国的格局。当前疫情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属于倒逼机制,恢复生产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必然会面临工厂资产负债表恶化、招工困难等情况,正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应迅速抓住互联网的发展,做大制造业品牌,抢占新的全球制造业新格局。此次疫情对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线下实体遭受打击,虚拟市场则相对兴旺,在线服务业拥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此外,此次疫情中生物医药、医药及医疗服务、人工智能等产业的优势凸显,这正是广州的优势所在,应抓住机会,做大做强。
五是关注疫情对社会稳定造成的风险。当前是恢复生产过程的关键阶段,要继续坚决依法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一些产业重构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风险隐患,要重点关注小企业主、失业青年的心态,关注舆论导向,严防公共卫生风险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70694963835671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