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程风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程风雨:实干奋进“全年胜”
2025-08-11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肇庆党报《西江日报》 2025年8月6日 作者:程风雨 


向经济总量高质量跨越3000亿元目标冲刺,肇庆正乘势而上。“势”来自2025年上半年肇庆经济在“稳”的底色上呈现出“进”的亮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来肇调研指示精神,锚定省委赋予肇庆“加快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的目标定位,关键在于以项目之锚稳住预期、以产业之脊升腾动能,方能从“半年稳”迈向“全年胜”的新高点。


以项目为锚


让政策机遇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当下,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为地方经济奋起直追赋能。肇庆不能“等靠要”,要以专班化、清单化、节点化方式把政策红利转化成实物工作量。首要在于谋划,要围绕跨区域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发展“硬支撑”,谋划一批成熟度高的重大项目,力争纳入省级规划笼子。关键在于提速,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在谋划项目尽快开工、在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让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尽快生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枝叶繁花。核心在于闭环,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把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土地收储、项目资本金,形成“投入—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以产业为脊


让新质生产力成为跃升主引擎


产业是城市脊梁。肇庆要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把规模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一是传统产业重在脱胎换骨。以食品饮料产业为例,要依托优质资源和产业基础,持续把“一瓶水”做成“一条链”,从单一生产走向标准制定、品牌运营、市场定价全链条提升。二是新兴产业重在集群成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聚焦三电系统、充电桩配套延链,新型储能产业可向电化学储能、装备制造拓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可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应用端项目延伸。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形成上下游协同的雁阵效应。三是未来产业重在先手布局。要积极参与全省机器人、低空经济产业链共建,依托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探索教育园、科技园、产业园“三园融合”,打造青年科研团队拎包即可入驻的“梦工场”。


以县域为翼


让“百千万工程”释放全域动能


肇庆要持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构建县域经济、镇域经济、村域经济融合发展格局。一是县域抓支柱。各县(市、区)要围绕细分领域培育一至两个十亿级龙头项目,加快形成一至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食品加工、竹产业、南药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开发,做成既富民又强县的特色板块。二是镇村狠抓融合。可沿西江、绥江、贺江打造精品乡村游线路,推广民宿经济、研学经济、都市农业,多元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以环境为要


让一流营商生态成为最大竞争力


项目与产业能否落地,归根结底取决于营商生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必须把“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作为关键一招,为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肇庆担当和贡献。一是要破除“等靠要”心态。政策不会自动变现,项目不会自动生成,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主动性,在政策窗口中“抢”,在要素竞争中“争”,在产业赛道上“拼”。二是要破除“中梗阻”顽疾。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涉企执法,让审批流程再优化、服务效率再提速、企业获得感再提升。三是要破除躺平式状态。冲刺3000亿元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必须牢牢锚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必须以实干实绩方能交出经济发展好答卷。


肇庆党报《西江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