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空间分布特征与战“疫”防控的对策建议

作者:周晓津 阮晓波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空间分布特征与战“疫”防控的对策建议
2020-02-10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目前,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确诊病例的空间分布来看,广州和深圳两个超大人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始终占据更多的确诊病例,而人口净流出地则较少;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市CBD和旅游热点;流动性弱的城中村感染较小,中心城区商旅人口密集的居住小区病例高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要继续保持和优化现有防控方案,防控力量适当前置,做好物资防控战略预备及劳动力供给,保障疫后经济快速发展。


一、确诊病例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


(一)省级层面地市的分布特征


近日来,从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全省确诊病例空间分布来看,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集中分布于广深两个超大城市。二是作为旅游城市的珠海病例比重明显高于其人口与经济比重,湛江则因毗邻旅游胜地海南而导致后期病例显著增加,汕头作为春节外来度假目的地也有较多的病例。三是人口净流出地的云浮、茂门、韶关、河源等地病例数量和占比都比较低。三个特征都与春节前潜在感染人口流动、流量、流向及流动频率有关,特别是服务业占比越高、旅游热点越多的城市确诊病例就越多。深圳的人口虽然比广州略少,但深圳同时又作为一个春节旅游目的地城市而导致有更多的确诊病例。此外,阳江、肇庆也是春节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市级层面的分布特征


从市级层面来看,确诊病例空间分布也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高度集中于城市CBD区域,如广州天河区、深圳南山区和福田区等。二是与机场和高铁站相联系的地铁沿线,如广州3号线及北延段、广州2号线南站附近及白云区老机场一带区域。三是旅游热点区,如珠海香洲靠近海岸线一带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城中村反而占比非常小,主要原因是虽然人多,但流动性弱,主要是与春节前由武汉来粤的潜在病毒携带者接触较少。


二、关于节后战“疫”的对策建议


由病例空间分布可以推知源头,节后疫情防控有两大重点方向,其中,对内:重点防控商旅人群及其居住小区,特别是CBD人员居住小区及节前旅游人口聚集区;对外:重点防控与广深有重要商旅人口联系的城市。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广州战“疫”防控重点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现有的防控优势,持续优化细化各种防控方案


全省疫情管理已经做得非常细致到位,目前内源性和输入性疫情基本上有效管控,本着有效管控疫情蔓延、方便市民工作和生活的目标,在法定假期结束前后一段管控期内,要进一步优化细化管控方案。充分征求管理人员和市民的意见,对各种管控措施进行优化。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人口大数据体系、监控影像体系、现成的手机APP系统进行管理,实现管控的高效、及时、可追踪。依靠QQ群、微信群,实现政府领导下的公民社会组织适度自治,发挥广大居民、志愿者的爱国爱家热情,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振社会正气。发挥各大电信企业作用,通过GPS定位系统识别用户当前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把各种申报信息精准投送到用户。如疫情系统,如果某一区域突发疫情,电信营运商要把相关信息和措施,通知区域内所有接收器,以做到迅速动员。发挥民主党派和各社会团体力量,动员各种志愿者充实防疫队伍,募捐和募集各种急需防控物资。


(二)防控力量适当前置,随时响应国家救援令做好战略预备


年后复工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大部署,要求继续根据需要从全国调派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目前,湖北多地告急,国家再增援武汉抗疫力量,为防备疫情失控扩散,需要做好多回路的战略预备措施,做好随时响应国家救援令预案。广东省预备防控力量要适当前置,在韶关高铁站附近选址(接收可能的南下高铁救援专列),建立“火神山”模式的陆地野战医院体系;在梅州和湛江机场附近做好类似预案,接收救援专机。广州市也要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理念,超前建设防治群体性传染病的战略性设施。提前对医护人员队伍、社区服务队伍进行提前动员,建档立册,确定责任分工,确定组织机构,签订责任状,授予相关资质和证书,有需要的时候能迅速到位部署。


(三)铁腕防控不松懈,确保各种物资储备及供应


在防控的关键阶段,防疫物资储备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保障煤电油气供应。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运输、快递、超市零售、关键物资的生产制造业等行业要尽快复工,保障物资运输、人民生活和疫情控制,对部分地方非理性的封路现象尽快清理,餐饮、旅游、娱乐等人口聚集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应暂缓复工。


(四)着眼疫后发展,探索防控制度创新


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大于2003年非典,要做好疫情恶化、形势更严峻和时间更长的准备。对中小学校等单位,将春节假期再适当延长,应对新冠肺炎于万一,同时出台对企业相应的支持政策。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加强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及一线人员防护,严格落实进出场站乘客体温检测,加强途中及事后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公共交通客座率,避免人员过于密集,为途中隔离区域创造条件。通过工作学习场所消毒、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等做好复工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优先保证外贸出口和制造业劳动力供给,春节后企业会面临较大的用工缺口,由于制造业人口流动频率低,其感染风险相对较小,建议在加强疫情防控同时,对已在广东就业的回流民工,适当引导至出口相关企业,以优先保证外贸出口和制造企业的劳动力供给。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曾永健 连黎斌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06503744273909672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