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苗兴壮,男,汉族,籍贯吉林省。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社会学研究员。广州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成员,中国致公党中央理论研究会成员。
教育及工作简历
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及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美国加州伯克利“宗教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曾在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天津市)工作,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之后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2000-2001年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工作;2001年2月开始先后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及高级研究员工作室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一、社会阶层结构及社会流动、社会调查方法、市场调查及分析方法、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估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放与封闭: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趋势研究”,该项目于2002年通过验收结项。其最终成果发表论文《开放与封闭: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趋势探索》(发表于《开放时代》,2002年)。
二、公共危机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该项目于2008年通过验收结项。与该项目有关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两部专著,分别是《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及《突发事件应急绩效模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三、宗教与自然科学。长期专注于宗教与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致力于以自然科学的逻辑对宗教要素加以解释。在其论文《唯物主义有神论:现代科学与宗教统一的假说》及专著《神秘现象探索》(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出版)中明确提出“唯物主义有神论”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论证。
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独著6部,包括:
《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突发事件应急绩效模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神秘现象探索》,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出版;
《社会变迁中人的生存与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
《宗教的科学视角》,中国国际出版社,2015年出版;
《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现代出版社,2016年出版。
另有合著多部,如《转型期社会政策新论》、《文明的尺度》、《林区社会学》等。
发表论文40余篇,如:
“科研成果的价值构成及评估”(发表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开放与封闭: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趋势探索”(发表于《开放时代》);
“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发表于《学术界》);
“论健全人格的标准与人格教育”(发表于《教育探索》);
“市场调查的质量控制与评估”(发表于《工业技术经济》);
“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静态要素分析”(发表于《学术论坛》);
“濒死体验现象研究综述” (发表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因素分析”(发表于《江南论坛》);
“命运的理性分析”(发表于《学理论》);
“人格瑜伽导论”(发表于《文化学刊》)。
另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爱思想网”、“共识网”等学术网站,如发表于共识网的《唯物主义有神论:现代科学与宗教统一的假说》,发表于爱思想网的《唯物主义有神论之进化论与创造论》、《唯物主义有神论与天国时空》等。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五项目(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得广州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多项。2008年获“广州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省、市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