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莉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南方网 2025年3月18日 作者:黄柏莉
南沙榄核镇与顺德毗邻,大革命时期顺德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榄核地区的中共党组织最早就由顺德发展而来。1924年冬,中共顺德县支部派农民运动特派员黄泽南到榄核地区发动农民运动,成立了榄核八沙(榄核沙、浅海沙、张松沙、湴湄沙、大坳沙、石前沙、鳖沙、罗沙)农民协会,带领农民与地主豪绅斗争,掀起了榄核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农民协会会址就设在榄核沙的三圣宫古庙。1926年,榄核八沙农民协会划归番禺县农民协会领导,并成立番南地区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榄核党支部。
榄核支部成立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革命基础,成为中共党组织带动周边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支点,榄核党支部领导农民自卫军开展了反抗打击农村恶势力,争取农民权益的革命斗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共广东省委、总工会、省农会遭到破坏,中共党组织转入地下工作。翌年5月,各区委代表在榄核沙三圣宫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番禺县临时委员会,并将县委设在这座古庙之中。广州起义爆发后,在中共党支部的领导下,农民自卫军构筑起营救护送起义队伍的坚强堡垒,他们负责将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榄核地区的工人赤卫队200多人护送到各地掩蔽。广州起义失败后,县委撤销,中共番禺县党组织划分为广州市委南郊区委、东郊区委和北郊区委,其中南郊区委仍设在榄核沙三圣庙中。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番(禺)顺(德)中(山)三县边界的榄核地区,成为日军、国民党和当地土匪等各方势力争夺的地方。榄核人民以自卫队长杨忠为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高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1940年,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梁棉以行商身份与农民自卫队队长杨忠联系,对他进行抗战宣传和教育,并派部队进驻榄核,争取杨忠和他的自卫队加入抗日战争的革命队伍中。在县委的宣传教育下,自卫队壮大力量,合编为榄核中队,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座对敌堡垒。后来,杨忠在随军北上抗日的途中病危,他对战友说:“我此生选择了你们走的路,那是选对了。”
作为广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之一,红色榄核还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2012年榄核镇归属南沙区管辖,三圣宫后在榄核东街重建。
《南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