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承办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张赛飞所长主持,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张赛飞所长首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设立背景、科技创新研究所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以及本次研讨会的会议主旨。
在研讨环节,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丁焕峰教授作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技术创新领域选择视角的思考”主题发言。他围绕区域技术专业化和多样化这两种不同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问题,构建了平均技术关联密度这一指标,以此计算了中国282个地级市的技术专业化程度,并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他认为,要坚持以技术专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促进大城市实现高技术创新领域专业化、小城市实现特定优势技术创新领域专业化,通过区域间的技术专业化分工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邹润榕研究员作了“东莞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的实践探索”主题发言。她指出,近年来,东莞在创新联合体组建、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布局、科技人才培养、科技金融赋能等环节不断发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东莞的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科技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列,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和效能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向纵深推进,在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张赛飞所长作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研究”主题发言。她指出,近年来,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总体与城市发展定位相符合。但企业开拓市场仍然困难,科技领军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缺乏等多重因素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她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基础扎实,未来应更好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叠加作用,着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做强国有企业;推动引才与育才相结合,缓解核心要素制约;着力培育企业家精神,营造“追求卓越”的城市氛围。
会议研讨氛围热烈,与会人员学习了创新理论和有关研究方法,跟进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动向,了解了地方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发展的主要做法,为新形势下探讨广州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供稿:科技创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