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上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承办的“面向2035的广州市产业选择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8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广州产业选择和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为广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献计献策。
我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杨代友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主题,以及本年度部门重大课题——“二次创业”背景下广州重点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杨代友表示,做好产业选择,尤其是做好有主导作用的重点产业选择和发展对广州实现“二次创业”“再造新广州”的目标非常关键。围绕这一战略命题,课题组对此进行探讨,分析了广州重点产业选择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环境,对广州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思路对策,并从长远出发,提出广州应该重点选择发展智能制造、新型储能、未来材料、生物制造、纳米科技和人形机器人等六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
“面向2035的广州市产业选择和发展”研讨会
与会专家对现代产业研究所的研究表示认可,并结合自身专业实践,对广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形势作出研判,并围绕广州市重点产业选择这一主题发表建议。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张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是广州坚持“制造业立市”发展战略的基石,也将是未来资本和金融的集中重点,广州应推进分类施策管理,匹配集群创新路径,继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曾云敏认为,智能制造是未来产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向,广州应注重培育智能制造中小企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杨青生主要分享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生态链(汽车+)的打造是突破汽车产业价值链条的核心,并列举了广州汽车产业抢占发展优势需攻克的技术难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亚平表示,当前阶段广州制造业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仍有待提升,培育“都市特色产业”需进一步明确系统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AI技术负责人刘斯从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劳动力要素的角度,提出广州应重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市场的结合转化,认为广州应加快培育和引进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
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就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广州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和发展未来产业等主题开展深入讨论交流。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开展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我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相关部门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供稿:现代产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