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上午,“如何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专题授课及交流研讨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八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特中心)承办。中山大学张浩教授主讲授课,羊城晚报理论评论部记者、编辑杨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付舒副研究员分享自身经验和心得体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白国强研究员主持会议。
白国强研究员对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此次研讨会目的是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和讨论交流,提高大家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水平。参加此次会议的三位院内外专家,既有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学者又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报纸编辑,希望他们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推动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山大学张浩教授指出,要写好党报理论文章,首先必须研究不同党报及其版面栏目的特点,文章与刊物的要求相契合刊发的成功率才会高。其次,要了解党报理论文章区别于学术论文的性质特点,掌握理论文章在选题、论点、结构、论据、行文的特定要求。再次,写作报刊理论文章要做到“四要”,即选题要准、材料收集要精、谋篇布局要巧、语言表达要实。
羊城晚报理论评论部记者、编辑杨帅分享了报纸理论文章的写作技巧及相关注意事项。他首先指出从编辑视角来看,选题对于理论文章非常重要,作者要为文章提炼一个好标题。其次,文章的内容也要做到充实丰富。此外,杨帅还强调,由于理论文章具有政治敏感性,文章必须避免出现提法和表述方面的错误。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付舒副研究员认为,理论工作者要通过讲理、讲利、讲情的有机融合,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既明其理,也知其利,还要让其共情。她以老百姓“看病难”、城市更新项目拆迁改造、延迟退休等鲜活事例来分析应该如何讲理、讲利、讲情。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及相关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