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为促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广州实践的研究阐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于12月2日上午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9楼会议室举办“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理论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成华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代表市社科院致辞,并邀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晋清,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黄丽华,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袁继红,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汉君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张跃国同志为研究基地首批特约研究员代表颁发聘书。
张跃国同志在会议致辞时强调,要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研究基地。一是要高起点启航,在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切实担负起我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作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用深刻的学理捍卫其科学性、真理性,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二是要高质量结合,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落地落实上下功夫。广州正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州实践。我院将紧紧围绕广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及时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探索和经验,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践基础和现实样板,为广州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智库力量和智慧。三是要高标准运作,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和传播交流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发挥好研究基地的功能作用和优势特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常年组织系统化系列化研究,主动设置议题和策划选题,持续开展系列研讨交流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和传播交流品牌。
丁晋清副院长在讲话中对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强调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要以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真正将研究基地打造成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和为省委、市委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的高水平智库平台。同时,严格按照基地考核和建设要求,培养和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科研队伍,努力成为学习先锋、研究能手、传播信使、实践模范,为研究基地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宣传阐释奉献智慧和力量。
在主题发言中,与会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理论热点和动态进行研讨。丁晋清副院长从三个方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命题进行阐述: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确引领。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创造的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样式,有利于在多元多样文明形态中立主流主导,有利于拓宽人类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在推进现代化实践中,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扩大对外开放,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以中国式现代化蕴藏的和平特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环境和注入法治力量。
黄丽华教授作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力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发言。主要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演变与转型困境、物业小区治理作为城市基层治理新场域的机遇及挑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等问题进行论述。他强调,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性重建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执行逻辑、横向的协作治理逻辑和自下而上的回应逻辑。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要在维稳与维权、秩序与活力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既要强化党的领导与政府责任,也要更好地保障居民表达需求偏好、组织集体行动以及制约代理人的能力。只有基层治理共同体得以构建,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才会协调,基层治理才能更加有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更为坚实的基层基础。
袁继红教授作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之维”主题发言,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问题,认为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超越,主要表现在:第一,立足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第二,植根政治安全,倡导构建总体安全格局,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第三,前瞻普遍安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积极塑造安全外部环境。第四,统筹安全发展,牢牢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导权,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曾汉君教授作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内在特征”主题发言。她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思想包含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扩大文化影响等核心要义。曾汉君教授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备四个内在特征:一是具有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性。二是具有人民至上、凝心铸魂的人民性。三是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四是具有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发展性。
白国强研究员作了“新时代中国道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样态”主题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诸多独创的创新样态:首先,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总体层面坚持了“两个结合”的方法指引,凝练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内容,系统集成了“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由此积淀形成了包括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第二,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融入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原则立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样态新高度。第三,合符规律地建构了科学先进、高度成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第四,深度嵌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每一个理论组成部分和每一个战略性观点中,使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贯通战略策略、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周成华副院长在主持会议和总结讲话中表示,我院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开放时代》杂志社被确定为宣传基地,这是对我院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和信任期待。特别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真知灼见、分享的闪光智慧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我们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也颇有重要启发。我们将以研究基地成立为契机,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广东、广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应用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努力将研究基地打造成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高地、传播高地、人才高地,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各研究所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