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超大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和广州实践研究基地承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联合协办的“数字化推动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暨主题教育专项课题研讨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顺利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优化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环境、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制度体系等内容开展专题研讨。
“数字化推动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暨主题教育专项课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院长尹涛同志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作致辞演讲。张跃国同志表示,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集中科研人员重点关注广州数字化转型问题,迄今已取得四方面的成效:一是形成数字经济研究方阵,持续开展数字经济研究;二是组建数字经济学术平台,引起了决策界、学术界及政府界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三是产出多项数字经济研究成果;四是推动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突破,全程参与《广州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及数字经济立法推进过程,实际倡导并推动广州数据交易所创设成立。张跃国表示,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州面临结构性转换的挑战,为加快推动广州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全面渗透的新阶段,建议围绕打造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多领域、深层次、立体化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更加优越的数字经济产业新型生态体系。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作会议致辞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主持会议
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张其仔研究员从数字经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定义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两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他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种创新的、特色的形态,数字经济可以通过赋能专业化创新、场景创新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等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顾乃华教授作“数字经济赋能广州传统产业:重点领域和路径”主题报告,顾教授提出,应从政策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借势、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引导传统制造企业降成本增效、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和培育数字经济独角兽、龙头企业及创造数字化应用场景等方面推动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暨南大学顾乃华教授作主题演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中国会计学会理事王艳教授分析了广州经济发展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广州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并从践行智能会计治理理念出发,提出数据安全治理的三个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二是推进数据分类分级授权使用与标准化建设,三是探索政府指导定价、市场自主定价相结合机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艳教授作主题演讲
研讨环节由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杨代友研究员主持,来自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各界的学者及专家通过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形式,围绕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新华文摘》编辑部专栏责编、编审李朱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十分契合当下的经济形势,提出应牢牢把握学习党中央的文件文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等;广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耀东介绍了广东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情况,从强化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供给、增强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加大政策和资源的要素倾斜、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带动作用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规划部部长杨霖建议,政府智库可以提出一些落地的政策建议,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拥抱数字化变化;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湘瑶指出,目前阶段,制造业企业因使用的工业设计、管理软件大都国外进口而面临资金压力的问题较为突出;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序运提出,数字化能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推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数字化系统能搭建、联结起行业生态,当行业变强时,企业才能有更多发展机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介绍了对于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观察,表示仍存在数字化升级转型成本过高,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缺乏足够的理解等问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指出,目前广州文化装备数字化转型存在一些困难和痛点,如卡脖子、企业转型方向迷茫等问题,应使文化装备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更好融合,构建跨界融合的文化装备产业生态系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刘岳平博士表示应明确数字化转型属于技术领域还是业务领域,防止两个部门之间出现无法协调的情况,注重转型过程中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
尹涛同志进行了会议总结,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院办公室、科研处、现代产业研究所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
(供稿:现代产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