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领域发展趋势,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承办的“‘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 研讨会于12月13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涛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大平台,要将大湾区建设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相结合起来。广州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应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并围绕新时期如何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作用,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交通枢纽、区域合作、岭南文化交流合作、优质生活圈等领域提出研究命题,期望与会者展开研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周圣强博士作了“大湾区各城市‘十四五’发展比较分析及对广州的影响”主题汇报,归纳总结了大湾区各城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对大湾区各城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进行比较分析,对大湾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趋势判断,并分析了其对广州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作了“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优势与新任务”主题演讲,对当前国际外资外贸新特点新趋势作了研判,结合大湾区在体制机制、国际交流合作、参与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等方面所具备的突出优势,提出了大湾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林教授作了“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题演讲,介绍了我国发展氢能源的历程和相关政策,认为氢能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全面分析了大湾区氢能源产业链分布发展状况及面临瓶颈,系统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亦名教授作了“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主题演讲,介绍了国内外老龄化形势和养老服务发展经验,分析了当前大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及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困难,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欧江波所长主持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蕴含重大历史机遇,将加快大湾区产业、空间、人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实践。各位专家的演讲,契合时下热点,内容立意高远,演讲深入浅出,极大帮助、启发了课题组进一步深化研究,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支持和指导!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罗谷松研究员以及院内外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供稿: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