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旧网站入口

成果汇报:伍  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专家观点 Home / 专家观点
国际问题研究所课题组: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研究
2018-04-17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党和国家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走扩大开放的发展路线,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涵与任务,是新时代城市对外交往工作的思想指引。在此背景下,城市对国家外交总体战略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平台和抓手,也成为我国走向国际舞台开展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主体。


国际交往中心是国家外交大战略的特色内容,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显著优势地位,肩负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战略使命,充分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是广州从更大格局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的有力抓手,是广州从更高站位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核心举措,也是广州从更远目标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容。


国际交往中心内涵丰富,涉及多个层次的不同任务。第一,总部经济是国际交往中心的基础动力。跨国经济贸易是国际交往活动的基础,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作为全球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也带动了总部及各节点所在城市的国际交往活动。第二,公共外交是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内容。在建设“一带一路”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外交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拉力被充分激活,能够吸引各种领域、各个层面的交往主体,以更加创新多元的形式、更加灵活弹性的内容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第三,高端会议是国际交往中心的主要平台。各种国家领导人会议、权威国际机构或行业协会学会会议、国际论坛、中国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博览会等,为世界各国首脑、各领域精英人士等领军人物提供集中交流机会、促进先进思想策源,产生引领世界走向的重大交流成果。第四,涉外服务是国际交往中心的环境支撑。良好的涉外服务为国际交往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管理服务保障,提升了国际人士的生活便利程度,同时也营造了包容友好的国际交往氛围。第五,对外传播是国际交往中心的形象展示。塑造和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加强对外传播可以提升国际交往中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好感度,为更高水平的国际交往凝聚力量。


目前,广州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也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广州应坚持高点站位、世界眼光、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特色支撑的原则方向,明确强动力、拓内容、搭平台、优环境、展形象五大重点任务,建设跨国总部集聚区、城市外交核心区、高端会议目的地、涉外服务示范区、对外传播窗口区五个子目标,推动建设高水平国际交往中心。广州应采取以下举措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第一,发展总部经济增强交往动力。制定能够留住总部企业的持续性激励政策,不断强化总部经济政策的持续性激励效果,尤其是增加成长型总部企业发展阶段奖励支持。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革和完善,为广州对标国际商事规则、建设自由贸易港做好铺垫。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和信息交流通道,完善发展总部经济的配套支撑。提高总部企业跨国经营和运作水平,提升广州总部企业对接和获取国际资源的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


第二,推进公共外交拓展交往内容。整合全市公共外交资源,强化城市公共外交顶层设计。将友城关系作为城市公共外交的重要依托,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南太平洋岛国主要城市等对象,持续拓展对外交往布局,推动实施更多领域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统筹各类主体开展多元品牌活动,强化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主场效应,使广州成为高端国际交往资源聚集地。进一步加强自身在城市间国际组织中的领导能力,提升自身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充分发挥城市间国际组织公共外交平台作用。


第三,举办高端会议搭建交往平台。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设立专门的博览局或会议办,负责对国际会议的统筹开发、宣传推介和协调运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选择合适的国际国内时机和相匹配的会议类型,在条件成熟时实现举办领导人峰会的突破。不断提升已有国际会议品牌影响力,加强与UCLG、世界大都市协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利用“广州奖”的国际影响力,把全球市长论坛暨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塑造为全球知名品牌。鼓励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采取多种形式每年申报举办一批行业性、专业性国际会议、圆桌研讨会议等。


第四,改善涉外服务优化交往环境。完善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各部门的联席会议,加强各类涉外服务信息的沟通联络,统筹整合各类涉外服务资源。优化涉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推进“一站式”涉外服务平台建设,形成“集成化”政府涉外公共服务产品提供平台。提供务实的便民信息服务,修订完善《外国人在穗指南》,更新和丰富政府网站外文版面,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热线的国际化服务能力,适当增开其他语种服务热线。


第五,提升传播能力展示交往形象。完善对外传播工作机制,调动各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组织支撑、大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创新城市传播产品,以讲好广州故事为引领,突出展示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突出展现广州人民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借力国际媒体,“借船出海,借嘴发声”,加强城市传播渠道平台建设。培养内容发掘智库队伍、故事讲述者、阵地建设者,强化文化“他者”叙述,使每个城市人成为“广州故事”的书写者、讲述者、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