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旧网站入口
媒体报道 Home / 媒体报道
《21财经》中美专家探讨:金融如何助力广州成为中国硅谷?
2018-06-08  来源:21财经

 

广州必须在金融上有所作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更多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互动、金融与城市开发良性循环的‘新模式’、‘新样板’,在金融创新发展领域提升首位度和显示度,突破金融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短板效应。


6月7日,第十五届“构建21世纪金融体系”中美研讨会平行论坛——“金融创新与产业金融”在广州举行。中美专家就中美两国金融业合作背景下广州金融创新与产业金融献智献策。


数位专家在论坛上表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只有与产业融合才能产生放大效用,金融与产业互动发展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广州必须在金融上有所作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更多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互动、金融与城市开发良性循环的‘新模式’、‘新样板’,在金融创新发展领域提升首位度和显示度,突破金融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短板效应。”


据了解,“构建21世纪金融体系”中美研讨会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合作主办,研讨会每年一次,轮流在中美两国举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作为学术合作单位,参与了今年研讨会的主论坛,同时承办了“金融创新与产业金融”平行论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在推动形成金融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负有重要责任,尤其要在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开放中发挥优势、走在前列,要顺应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聚焦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产业金融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国家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中闯关探路、攻城拔寨,在为构建适应自由贸易投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贡献“广州力量”。


实际上,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金融业创新发展重要城市,金融业已成为广州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在广州社科院编写的《广州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研究》中,广州2016~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金融业成为广州第五大支柱产业。2017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98.76亿元,同比增长8.6%,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3%,拉动区域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金融实现税收收入397.4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7.7%。2016年广州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5642亿元,同比增长44.8%,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3)报告排名中,广州位于全球第28位。但广州社科院也指出了广州存在金融结构失衡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金融组织创新、市场创新还是金融产品创新都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金融企业‘走出去’步伐滞后于实体经济。”


广州如何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背景下,利用金融实现突破?在新一轮金融开放中又该如何贡献“广州力量”?

浦发硅谷银行行长蒋德以浦发硅谷银行服务科技及商业创新的经验为例,向广州提供了硅谷方案。


“不同于传统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探索出了创新型的商业模式,不以抵押品或企业是否盈利来衡量贷款风险,而是为初创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生态。”蒋德介绍,浦发硅谷银行在创新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之初就为其提供产业生态系统,在企业成立初期会提供两年期定期贷款,降低初创期还贷压力,同时还提供应收贷款池融资、并购贷款、过桥贷款、贸易融资,帮助他们得到创投资本支持。


在蒋德看来,广州十分具有“硅谷”基因。


广发证券董事长孙树明则认为,广州应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参照硅谷科技银行,发起设立湾区科技银行,专注服务科技企业,提供定制化区域、金融顾问等方案。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金融市场,可以借鉴世界各大湾区的经验,又可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自己的优势。”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成为泛珠三角乃至全球的金融枢纽。还应发挥香港的优势,以国际化为导向,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如何发挥广州力量?张跃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广州首先要理清思路,紧紧抓住制度创新,有序推进广州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以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为核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与体系,夯实广州金融扩大开放基础,以金融业扩大开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要积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打造交易活跃、服务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多层次金融交易平台打造机构聚集、服务全国的金融总部高地;大力发展金融相关中介服务业,建立广州金融体系的对外双向交流机制。


最后要扩大开放促进产业金融创新,科学认识产业发展阶段与特征,予以差异性金融支持;推动金融业务创新,提升金融赋能水平;依托产业生态圈,发展产业链金融;瞄准广州产业特点,大力创新产业金融业态;引导风险投资机构集聚,推动科技金融跨越式发展。


(编辑:耿雁冰)

原文链接: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80608/herald/72be070848a1f8cdcc0957d7ec8cd65d.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