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1:迈向新发展格局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在北京、广州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搞清楚、说明白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非常重要的。”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培勇认为,新发展阶段与以往的发展阶段相比是具有一系列系统性差异和显著的特征的,要在和既往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解释“新”从何来、“新”在何处的问题,才能恰当、清晰地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谋划未来的经济政策。
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发展阶段的“新”。
第一,新的发展目标。相对以往,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新的,它呈现出阶级式递进的特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要谋更高的发展,既是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强国的大跨越,也是实现由追赶到引领大跨越,甚至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大跨越。
第二,新的发展环境。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对既往,国际关系逐渐从互补性到竞争性。从国内来看,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民的需要和满足人民需要的制约因素从物质转向精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因此,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同处于各类矛盾多发、易发期的内部矛盾相叠加,意味着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阶段。
第三,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从过去顺势而上,转变成现在顶峰而上,把握机遇和识别风险挑战的难度明显加大。这种危机并存的新形势、新变化意味着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挑战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
第四,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三个维度把握。对于发展的目标追求要从“四更”扩展为“五更”,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五,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绝非局限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畅通,其主攻方向是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这也意味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表现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现象上,其核心要义存在于统筹发展安全的战略考量之中。
“新发展阶段最基本、最深层、最关键的新,就在于更加凸显安全的分量,在更高层面、更广泛地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培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