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刘帷韬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刘帷韬:优化数字营商环境 增强招商引资引力
2024-12-23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南方日报  2024年10月18日  作者:刘帷韬   

 

持续优化的数字营商环境能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准入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新阶段,更加重视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构建数字营商环境取得诸多进展,但也存在对构建数字营商环境重视度不够、整体工作缺乏谋划、相关评价指标不明确等短板和问题。广州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营造优良的数字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第一,以推动地方立法保障数字营商环境构建。数字营商环境是一种制度性环境。一是要总结《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经验,借鉴杭州经验做法,探索推进数字营商环境的相关立法,将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作为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关注领域,完善顶层设计。二是推动监管数字化转型,加强对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用户权益、信息安全等环节进行数字化跟踪和监督管理,加强对算法合谋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交互下隐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三是明确数据产权和交易规范,对数据的产生、存储、备份、存取等流程实施规范规划和统一监管。围绕数据开放标准、使用权限、规则体系和管理体制,制定合适的数据使用和安全监管规范,提高政府和社会数据的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四是推动在南沙新区开展数字监管、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跨境流动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先行先试,深入研究欧盟及其各成员国的相关制度设计,探索建立以数据分级分类规则、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规则、数据保护能力认证规则、跨境数据交易规则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规则体系。

 

第二,以纳入指标评价驱动数字营商环境创新。数字营商环境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治理与营商环境融合的产物。一是建议发挥广州作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优势,争取将数字营商环境纳入现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构建与广州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政策框架,推动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二是提高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增强政府部门与企业的线上联通,打造在线服务、智慧政务、线上商业的政企业务平台,实现“线上审批”“数据跑路”“一网通查”“一网通答”“一网通办”“跨域通办”,推进数字技术和信息手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运用。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加强线上政务平台的规范统一,推动跨区、跨级、跨部门协同处理业务,提升政府优质政务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加快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水平,推动政企、民生领域数据共享,建立数据治理新机制。

 

第三,以协同重点工作打造数字营商环境品牌。数字营商环境涵盖企业开展商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数字要素、数字平台、数字技术,要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构建良好互动的营商环境。一是畅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融资渠道,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政策引导,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更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二是树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开放共享理念,完善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共享规则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率先试点工业数据交换共享,同步推进基础研究和市场培育,加快形成完整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三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强与业界沟通合作,构建数字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刘帷韬)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