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飞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刘晓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杨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广州日报 2024年8月30日 作者:张赛飞、刘晓丽、杨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这不仅为广州深刻认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广州开放优势、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理论遵循,也为广州全面理解科技交流合作实质、牢牢把握国际技术合作新特征、深入实施“1+2+1”战略提供了实践指导。
一、深刻认识重要意义,全面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改变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需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更好利用新技术,更快催生新产业,更灵活地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水平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全球性,通过高水平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可以共享全球知识、技术、人才和设施等科技资源,促进思想交流和知识融合,激发新的创新思维,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科技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中,提升本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从而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与水平。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有力武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可以增强科技领域的韧性,减少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需要各国科研人员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集中力量寻求解决方案。
二、充分发挥开放优势,当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领头羊
一直以来,广州都是我国重要的门户城市,拥有显著的开放优势,在我国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唯一一座2000多年从未关闭过的世界著名港口城市。广州拥有102个国际友城、49个国际友好城区、54个友好港口、112对国际姊妹学校,外国驻广州领事馆数量达到68家。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悠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城,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4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发挥着巨大作用。面向未来,广州要充分发挥开放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当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领头羊。
三、全面理解科技交流合作实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交流合作的实质是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合作要以促进人的合作交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决定》所强调的,其重点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进一步推动人员合理配置与人才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性。
四、牢牢把握国际技术合作新特征,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当前的国际技术合作中,跨国企业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常利用海外分支机构的优势,高效推动知识和技术在总部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快速流动。IBM的多个分支机构为主干的发散型网络、住友集团的三角驱动型网络等是跨国公司全球配置科技资源的典型模式。北京、上海等地因IBM、诺基亚等跨国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嵌入到全球技术网络中,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全球技术网络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以华为、京东、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到全球技术合作的前列,在全球科技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以本土企业为核心,并在全球主动构建技术网络的构建网络型模式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技术合作呈现出以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嵌入网络式模式与以本土企业为核心的构建网络型模式并存发展的特点,我国的技术合作进入了嵌入全球网络与构建全球网络并举的阶段。
上述形势下,广州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在强调通过“引进来”嵌入全球网络的同时,要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建全球科技网络,通过扩大国际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广州加快实施“1+2+1”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战略
广州要充分发挥开放优势,以促进人的合作交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实施“1+2+1”战略,即:以企业合作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为重点,以引育国际科技组织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在全球科技网络中的影响力、控制力与链接力。
以企业合作为核心,建立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企业强,则城市强。企业是科技合作的重要主体,无论是吸纳技术还是输出技术,企业都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虽然BIGO、金发、奥飞等企业不断走到各领域世界前列,但总的来说,广州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面向未来,广州要建立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大力支持企业成立实验室和高水平研究院,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以“一带一路”合作为重点,构建更为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性、多边性、开放性的重要合作平台,广州已经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广州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更为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其他城市政府间科技合作,分类制定城市合作战略,主动引导科技合作方向。以“链主”企业为引领,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推动形成发展合力。
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为重点,探索大湾区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四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大科学计划是科技突破的重要载体,是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布局对前沿科技创新、重大技术革新、原创成果突破以及核心技术把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广州要积极探索联合大湾区其他城市,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技等领域,共同发起面向全球的“大湾区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
以引育国际科技组织为重要抓手,培育多元化的国际科技组织。《决定》指出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为广州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指明了方向。国际科技组织是链接国际资源的重要平台,是世界各国科研人员交流成果、分享理念的重要载体。要采取多种手段,培育多元化的国际科技组织。一是支持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华侨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等国际科技组织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鼓励学术水平在国际领先的科技学会运用国际规则,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并按照国际惯例对科技组织进行管理。三是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争取成立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推动广州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