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胡晓群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胡晓群:健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2024-08-12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日报  2024年8月12日  作者:胡晓群   


全会要点


“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和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本质要求。广州在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把握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前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装备技术向农业领域大规模植入的契机,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手段革新和生产范式转型,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尊重当地产业传统,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着力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契合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潮流,催生新的农业商业模式和发展范式,为农业和乡村经济内生发展奠定基础。


把握好农业科技发展和制度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当前,以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但随着农村市场深化进程和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以农业成本控制技术、新型农业生产范式为核心的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的需求同样强烈。因此,既需要通过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产出效率问题,还需要切实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更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制度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加大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力度,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把握好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的关系。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深刻演化,全球粮食安全形势进入复合风险时代,全球绿色发展面临新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牢记和把握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将国家粮食安全置于极端重要地位。为此,我们需要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深刻洞悉和理解当前农业科技前沿发展潮流,确保粮食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必须妥善处理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要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面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主战场、“百千万工程”县镇村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积极布局科技资源,有效实现产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推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因地制宜发展岭南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在生物种业科技、合成生物学、数字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颠覆性成果,为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州力量。


(作者:胡晓群,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