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南方日报 2024年1月16日 作者:白国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稳”与“进”、“立”与“破”、“质”与“量”、“短板”与“长板”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广东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稳”与“进”、“立”与“破”构成了双重交互、多面一体的辩证逻辑关系和完整的发展逻辑,体现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要求,是做好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方法论。为此,需要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相互关系,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握好“稳”的姿态和关键,才能“稳”而有“进”
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稳”是发展的大局和基础,只有“稳”,才能有效“进”,遏制经济的下行,也才能有“立”有“破”。因此,必须着力把握好“稳”的姿态。经济发展的“稳”,既可以表现为经济系统的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稳住经济大盘,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可以表现为微观经济层面、领域、环节的稳定,如货币政策的稳健、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都体现为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贯彻落实的角度看,就是要总体方向稳、方针政策稳、战略部署稳。稳中求进,虽然落脚于“稳”,但不是无所作为、安于现状,不是蛮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继续前进,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滑坡,推动实现“稳而进”。
稳中求进是国家实施多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是基础性的经济工作方法。当前,在防范化解风险取得成效、经济回升向好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已经有了“稳”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和不断勃发的人力资源红利,更使我们有了“稳”的信心和力量。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国际地缘政经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的风险正在加剧;在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促使我们要有更强烈更迫切的“稳”的追求,这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当务之急,“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要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外资投资、人民币汇率等与宏观经济关联明显的关键领域入手,稳定恢复企业投资经营信心、民营经济信心、居民消费信心,努力实现稳预期、稳增长和稳就业的“三稳”,这是“稳”的重点和关键,其中关联着诸多需要“稳”的领域和环节。这直接关联着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关系到民生之本。
把握好“进”的方向和动力,才能“进”而更“稳”
以进促稳,是经济的蓄势加力,是前进方向上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体现了经济工作的新稳定观,意味着不是被动守稳、一味求稳,而是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适应,勇于前进、主动作为,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来“以进固稳”,实现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稳定。强调“进”,是为“稳”提供持续动力和目标方向,是结构、质量和效率层面的提升。
从经济实践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九项重点工作中多数都体现了“进”的要求,着重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质量的提升和重大改革的推进。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都体现了长期和短线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进”的要求。在宏观政策上,要求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目的在于促增长、防通缩,也是一种明显的“进”的要求。但也强调“进”的方向正确性,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财政“积极”和货币政策“稳健”,避免大幅抬高经济风险,从而让经济更可持续。以进促稳,“进”是方向和动力,只有“进”,实现增量扩张、存量优化,才能避免“退”,进而实现“稳”。
把握好“破”与“立”的时序和偏差,才能保持“稳”中有“进”
破与立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存在“先破后立”“先立后破”两种基本方式和“不破不立”“破立并举”等不同侧重点的表述。从本质看,“先立后破”,就是要处理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这是落实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规律性要求。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调整经济政策和推动各领域改革的“立”与“破”的相互替代。譬如靠科技创新形成新产业、新模式的“立”,推动落后产业、产能、工艺模式的替换;靠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替代不适应新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先立后破”的体现。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改革“立”与“破”,是解决“破”“立”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先立后破”、达成新平衡的关键领域。
从经济政策实践看,“先立后破”的重点在于对政策运行中的系统性偏差进行校准,目的在于统筹协调政策、校准政策偏差。特别是对少数地方和部门“先破后立”甚至“只破不立”的行为进行纠偏,对部分政策实施带来的“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进行纠偏。更为具体地说,“先立后破”在于纠正能源结构转型调整、房地产及金融等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政府债务管理等领域的“过激性”政策行为,特别是避免“碳冲锋”“跃进式”“运动式”减碳等行为方式。“先立后破”,要求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校准“立”与“破”的时序和偏差,培育增量与守住存量并重,确保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把握好稳与进、立与破的整体逻辑,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一个系统一体的发展逻辑,必须整体把握,做好协同推进,不可偏废。
为此,一要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按照“稳”的主基调和“进”的大方向,各地方、各部门的各项政策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促成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提高政策协调性。二要把握好时势和时机,实施短线长线结合的战略措施。短线的政策在于当下的“稳”,特别是对于解决应急和消除风险隐患的需要,必须当机立断。同时,要做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等既事关当前、又关乎长远的工作。三要把握好政策举措的力度,使政策效应效果适应“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需要。无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优化,在量的增减升降上都应游刃有余、留有余地。四要把握好政策举措的独特地域方位。各项政策举措在各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效果会有差别,各地要因地制宜,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好制定和执行政策举措的特色优势和独特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体现自身的担当和作为。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切实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环节,明确具体抓手和解决路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