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伍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伍庆 胡泓媛: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 加快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2023-02-06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 加快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南方日报 2023年1月13日 作者:伍庆 胡泓媛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在广州市等六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形成“1+N”的试点格局。广州服务业基础雄厚、特色鲜明,要把握好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机遇,加快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贸易已成为


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外发展的新引擎


全球化结构正在面临深层次的变革,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也成为我国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之一。全球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加速扩张势态,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已经攀升至5%,排在全球第6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服务贸易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外发展的新引擎。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构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新体系,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自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以来,试点示范已持续7年,形成了“1(北京示范区)+10(10家试点省市)”的布局,服务业市场重点领域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广州在产业政策区位等方面


拥有显著优势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广州在产业、政策、区位等方面拥有显著的优势,应当承担更重的使命。


一是产业优势。服务业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广州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增加至71.6%,为服务业扩大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广州市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9至2021年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速达到9%,2021年全市服务进出口额近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4%,规模位列全国第四。特色服务领域示范效应尤为突出,文化服务、数字服务、中医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出口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多个发展案例入选了国家级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实践的重要参考。


二是政策优势。国家对广州服务业开放的先行先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广州得以充分施展改革创新。早在2009年,广州就被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2020年8月,广州市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28个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地区)之一。创建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成效也十分显著,已拥有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5个,是全国国家级服务贸易发展载体较多的城市之一。当前广州又被赋予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位。政策的不断加持,既是对广州服务业开放成绩的认可,也是对广州提出了更高期许,为广州服务业继续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是区位优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基地,面向香港、澳门等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国家实施《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模范城市(CEPA示范城市),广州具有享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开放粤港澳之间的服务贸易的双重政策优势,成为服务贸易需求和供给的最佳匹配地。广州又是国家三大国际交通枢纽之一,便利的交通网络更利于出口型服务业企业发展。多重区位优势叠加,使广州的服务业开放创新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机遇。


以创新驱动服务业


开放升级错位竞争多元发展


未来,广州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创新驱动服务业开放升级、错位竞争、多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大的动力。


一是用好政策优势,协同港澳加快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服务贸易区域协同发展,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抓紧谋划与服务贸易新规则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共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搭建粤澳机场互联互通网络,创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深入推进数据、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粤港澳要素无障碍的流动。


二是增添服贸新动能,激发优势产业新活力。支持传统服务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特色优势服务出口,不断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例如,加快国际运输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探索“交通运输+跨境电商”等服务业组合发展。用好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优势继续支持特色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大力培育一批服务型独角兽企业,巩固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等服务贸易品牌。


三是积极培育新业态,当好现代产业先行军。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化,开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基建行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扩大开放合作金融服务,提升跨境综合性金融服务,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现金融服务能级的跃升。


四是大力建设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主动对标RCEP、CPTPP和DEPA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制度创新和实践。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引入国际接轨的科技和知识产权服务、创新服务监管机制等思路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优化外商投资服务管理,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服务,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伍庆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泓媛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1/13/content_10047816.html?from=weCha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