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赵竹茵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赵竹茵:坚定道路自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12-27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坚定道路自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南方日报-A19理论周刊  作者:赵竹茵 12月21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回顾和展望党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时,强调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会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十个方面历史经验,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这“四个坚持”,为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这“四个坚持”贯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中,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筑牢信仰之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主体和制度承载双重特征,既是具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政党实体,也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制度担当。在组织主体层面,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密的战斗队伍,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广大党员与人民群众在主体身份上具有历史统一性。在制度承载方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各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要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信仰之基。一要坚持党对国家的领导。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二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大工作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领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严格执行向党组织的请示报告制度。三要坚持党对民主创新实践的领导。当前各类民主创新实践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各类民主创新活动要遵循党的领导原则。四要坚持开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要通过基层党建等活动激发党员和党组织充分表达意愿、主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守初心担使命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存在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人民在根本利益上具有历史统一性。


各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守初心担使命。一要将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过程。在公共生活领域创新不同类型的渠道和形式,吸纳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注重对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怀和保护。二要实现民主内容的完整性。将人民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覆盖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领域。三要延长民主活动的链条。将人民群众参与活动从立法向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领域延展,通过人民民主过程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四要扩大民主活动的覆盖范围。将人民民主过程从国家大政方针制定扩展到人民群众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坚持理论创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遵循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其中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不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充分贯彻了唯物史观认识论,让我们认识到,在社会存在角度,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政党与人民不仅不存在西方社会中较为激烈的对立性,而且还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同质性。


各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要遵循唯物史观,在其指导下进行理论创新。一要创新政党理论。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党关系在政党理论谱系中的定位。二要发展人民民主理论。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同环节的实践成果归纳总结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理论,使人民民主理论具有包容性和广涵性。三要完善基层协商理论。总结提炼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和其他类型基层协商实践的创新亮点,促进基层民主创新。四要充实国家治理理论。对国家治理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向世界讲述中国民主治理的实践成果。


四、坚持中国道路,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坚定道路自信


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制度转型等不同向度的任务和挑战。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提升国家治理的制度适应性,助力完成党和国家宏观使命下的各项具体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民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观照历史与现实、运用国内外不同民主实践有益成果进行的伟大创新。


各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要坚定道路自信,创造性地走出中国式民主道路。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本土民主制度遗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二要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果。理论的意义在于应用和指导实践,要在国内打造交流民主创新实践成果的平台,同时运用大众语言、学术语言和官方语言向国际传播中国的发展经验,通过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三要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不同国家民主实践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运用。四要鼓励基层社会创新。释放更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空间,促进基层社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1/content_7978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