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孙占卿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孙占卿:以居民为中心增强老社区内生动力
2021-12-20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观点|以居民为中心增强老社区内生动力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与群众的感受息息相关。大城市老社区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新城区不断建成,传统社区也在不断老去。由于缺乏新的投资和建设空间,产业和年轻人不断迁出,很多欧美大城市的老社区成为“铁锈地带”。破解老旧社区发展困境,推动超大城市社区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


大城市发展要找到平衡之道,防止出现城市的遗忘角落。广州是一个率先发展的城市,也是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为了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广州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各方参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在推动社区样貌和生活品质提升,促进老社区新活力方面创造了“广州样本”。



以居民为中心,贯彻全过程民主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看,老旧社区的衰败不仅与资源流失有关,传统治理机制消亡也是主要原因。广州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快速流入的人口,还有不断建成的新社区,同时有不断老化的老社区。要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广州必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广州社区容貌品质提升活动通过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公众号宣传、线下访谈、在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社区居民、企业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的谋划、建设和维护,实现社区微改造和社区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


个体意见成为社区决策后,居民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改造也就成了大家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都是主人翁。仅2019年、2020年两年就有126个社区参与容貌品质提升活动,惠及群众80多万人。


提升社区容貌品质的目标是为了提升群众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坚持全过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居民满意,是广州老旧社区改造得到居民支持、吸引居民共同参与的根本原因。以居民为中心,贯彻全过程民主,实现共建和共治一体推进是广州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的重要特色。


拓展社区内涵,促进产城融合


老社区衰落的基本特征是与周边城区的联络热度下降,其根本原因是活力下降。因此,提升容貌品质就要从提升社区与周边城区的关系入手,重新激活社区的活力。


老旧社区如何获得长远的活力?首先必须摒弃生活区和工作区分离的简单功能定位,推进产业区与服务区融合、生活区与创意区结合的一体发展。位于天河区东圃二马路的盈科智谷创意园原本是废弃近十年的村级工业园,经过改造成为年轻人休闲的公共空间。年轻人的聚集使园区成为活跃的手游开发中心,较好地实现了工作区和休闲区的融合。


老旧社区改造不仅需要完善适老设施,做好中老年居民服务,也要吸引年轻人流入,通过与新建社区错位发展,实现老旧社区年轻化。越秀区的旧南海社区、龙腾社区通过品质提升,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打卡。游人可以徜徉广州两千年历史积淀、丰富的近代革命资源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层垒印迹。有历史感的街区建筑、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也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拓展社区内涵,促进产城融合,着眼增强老社区的内生动力是广州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的目标指引。


坚持分批分类,不搞一刀切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每一个老社区的样貌都是岁月累积的结果,很多设施寄托了几代居民的感情。因此,社区更新不仅要美化容貌,也要留住乡愁。


广州社区容貌提升工作采取分期分批分类创建的思路,在工作中提炼经验,在过程中完善制度,有效避免了“一刀切”的改造模式。


创建工作采取社区自主参与创建,验收合格后奖励的程序。各社区纷纷立足自身特点,围绕《广州市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工作指引》提出的“容貌整洁、秩序井然、设施完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居民满意”的总体目标和14个方面的工作指引“百花齐放”搞创建,形成了一社一景的社区新貌。


在创建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制度。为了防止“为创建而创建”的短期行为把创建期从一年修改为三年。为了巩固创建成果,广州还制定了《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摘牌工作机制》,建立除名机制。这些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制度,为广州容貌示范社区“创得成、守得住”提供了保障。


老社区容貌品质提升要避免千社一色的简单思维,充分尊重老社区的历史传统和个体差异,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用“绣花功夫”修复社区“精气神”。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庞大,新老城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社区容貌品质提升行动通过设置目标和发展框架,分期分类推动创建示范典型,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完善工作制度的审慎方式,成功将社区之间的不平衡转化为特色资源,在修复老社区活力,推动超大城市社区均衡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容貌品质的提升,不仅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有很大的价值,对我们任何一个超大和特大城市的治理都有示范意义,对未来的新社区建造、新城区的打造也有积极的价值。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占卿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2/09/c6020108.html?colID=0&date=ZTcxOTMzZGEtMjBlNC00YTNmLTk5NDQtZTg5OGJmYjllYTk5&code=200&evidence=7805dda0-3f81-4244-8447-5e011ddd8efc&firstColID=38&appversion=8300&from=weChatMessage&lay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