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张小英:兼顾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推动广州零售业稳增长促发展
2020-02-28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学习强国 广州学习平台2020-02-27 作者:张小英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零售、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首当其冲。相较于非典疫情,本次疫情出现在春节前后,防控措施较2003年更加严厉,疫情防控正好赶上春节销售旺季,短期内疫情对广州零售业影响较大,商贸企业承受较大生存压力,但疫情不会改变零售业长期稳定发展趋势。为应对疫情稳定广州零售业发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应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稳定并逐步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市场早日回暖。


一是分类分步推动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对于不同商贸企业采取差异化引导措施,分类把握、精准施策,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鼓励超市、便民商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引导购物中心、百货等大型商厦做好到店客流引流与管控,影院、游乐场等人口聚集性较强的业态暂缓复工,鼓励餐饮企业拓展线上点餐、线下配送服务,分区分批提供堂食服务。督导已复工的商贸企业做好商业场所消毒、服务人员及顾客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等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多措并举助力商贸企业渡过难关。开展“暖企行动”,加大减负、金融、财税、稳岗等支持力度。落实落细税费减免、社保缓缴等各项扶持制度,加强银商对接,对因疫情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商贸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信贷支持,并要求银行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压贷。引导更多商业地产继续推行减免租金、减免管理费等扶持措施,与商户共渡难关。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在金融支持、运营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商户支持。鼓励实体零售开拓线上销售、到家服务等新模式,提高整体销售额。加强政企联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困难,及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加快推动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回顾历史,每一次重大危机都带来新的机遇,危机是行业升级的催化剂。广州应化“危”为“机”,通过产业引导基金、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支持传统零售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在零售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支持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和O2O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供应链布局和物流仓储体系,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传统零售智能化、品质化水平,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线上零售和新零售。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均发生改变,电商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广州应抓住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新零售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积极引进新零售新业态重点项目,鼓励发展O2O、C2B、微商、网购直播、网购短视频、无人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创新跨境电商新模式和新业态,完善各种电商服务平台、配送服务平台、上门服务平台、无人机配送、同城物流等配套服务支撑,为零售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是营造良好的商贸发展环境。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人群集聚,按照“非必须、不窗口”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及时推送网上办事服务指南,通过全程网办、线上申报、自助办理等方式办理有关事项,并开通“应急窗口、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预约办、便捷办”服务,提供快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建立商务、交通、公安等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共同保障城市物流配送渠道畅通,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动态掌握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简化复工复产审批流程,及时提供服务保障。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加快商贸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载体建设,保障重点商贸项目用地。加强消费政策创新,健全消费法律法规,强化消费维权保护,营造汇聚国内外消费的良好环境。


六是提前做好后疫情应对预案。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措施逐步解除,客流量将逐步回升,甚至可能出现短期反弹。广州零售企业应提前做好后疫情时期应对预案,从货源供应保障、员工返岗、营销策划等方面做好准备,商业步行街、核心商圈等联动开展营销活动,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后疫情时期,应加强商旅文融合发展,配合大型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大力推动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增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促进消费市场早日回暖。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72417282519555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