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广州学习平台 2020-02-18 作者:王芹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持续考验着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免疫系统”和抗疫能力。作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广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按照“外防输入、内防传染、防院感、防社区”的策略,广州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医疗救治工作,以严格的防控措施筑牢防控疫情的城市屏障,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趋势。珠三角城市作为外省人口的集中流入地,广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始终在可控范围内,低于深圳、北京,略微高于上海,且尚未有一例死亡。疫情当前,广州以快速的应对措施,高水平医疗保障,精准化管控手段,疫情信息及时共享,夺取了抗疫先机,同时还尝试在全市开展互联网防疫,并注重探索创新型防疫措施,以防疫抗疫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并行推进。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州应对疫情的做法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应对疫情的灵敏性。应对疫情的态度和速度,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首要前提。在数次疫情战役中,广州政府和医疗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因此不仅对此类疫情保持着高度警惕性,还有快速应对的高度灵敏性。从1月3日开始,广州市组织医疗、疾控等机构的医务人员,针对疫情就如何采样、报告、现场处置、防止院感、生物安全、标本递送等开展了多场培训;1月21日首例患者确诊后,广州开启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在广州地铁、广州市内客运车站以及广铁集团均开启体温检测和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疫情监测等八个工作组,制定医院预案、工作方案、指引,确定多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做好人力资源、设备、药品、防护用品等保障,确保“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出台了强化防联防控、实施交通检疫、做好物资保障等十六条防疫措施,在武汉封城当天,广州更是发布全市动员令:对所有湖北特别是武汉来广州的旅客,进行主动寻找、观察、追踪,并把这一动员令下发至各级疾控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小区物业,将信息搜集扩大至全体市民的同时,也提高了市民对疫情的重视和增强自我防护。
二是抗疫保障专业化。专业化医疗资源,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根本保障。面对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最能考验一个城市的医疗实力,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医疗资源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是中国一流的,在防疫抗疫上能够提供专业化保障。硬件方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09—2018年(医院)“专科排行榜”中,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十年独占全国呼吸科榜首(2009与2010年度专科排行榜名称为肺科,后改为呼吸科),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医院也在全国综合医院排行榜中连年名列“百强”。软件方面,广州不仅有一批曾在抗非一线奋战的专业医务人员和专家,而且广州市医疗、疾控等组织机构的医务人员还通过了2003年SARS、2005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登革热等数次重大疫情的防控历练,有效防御过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等疫情输入,在疫情的科学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州不仅多批次派遣各医院医疗队驰援武汉,而且由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联合广医附一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与第三方医检力量在武汉成立病毒诊断研究分中心,给与在武汉疫情前线的病毒检测团队以专业指导和帮助,提高了武汉抗疫一线检测确诊能力。
三是疫情管控精准化。精细化疫情管控,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针对疫情肆虐,广州有的放矢地从输入性和内源性进行精细化地有效管控和防控。输入性方面,广州公开发布了《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呼吁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信息记录,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共同抵御疫情的蔓延,接着发布了《关于积极协助改签广州的湖北武汉出境游组团的通知》,向全市旅行社、星级酒店发出倡议,积极协助部署改签广州的湖北武汉出境游组团游客,并安排优先入住指定酒店,此等应对措施不但及时消除了不必要的恐慌心理,而且在这场疫情中展现了独特的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内源性方面,为取缔野生动物售卖,广州疾控、卫健部门根据动物批发市场名单进行暗访,对主要批发农贸市场进行排查摸底,并加强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清洁消毒,同时暂停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做好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疫情初期,广州疾控部门十分注重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工作,并通过样品采集进行筛查;此外,为严防疫情内源性扩散,迅速排查病患及密切接触者,前有九条健康防护指引,后有广州市防控疫情指挥部连发的三号公告,从要求戴口罩到登记14天内离返穗情况,再到所有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及时有效地对市民防疫抗疫作出科学指引,并利用线上(穗康小程序)及线下(社区、物业等)对市民进行排查,确保排查采样一个不漏,促使广州疫情走向基本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四是疫情信息共享化。共享化疫情信息,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稳定剂。疫情“大考”当前,数据和信息是在防疫、抗疫中有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性资源,透明公开的疫情信息是减少疫情和缓解恐慌的稳定剂。广州在疫情初始就十分注重疫情数据和信息的公开透明,力争营造透明共享的信息环境,确保全市在疫情中的生产生活稳定有序进行。武汉疫情出现后,广州密切关注武汉疫情发生的趋势及各类数据公布和媒体信息。为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一方面,从1月27日起,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每天下午4点举行有关疫情防控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同时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卫生健康委员、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网站特地开设专栏,每日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各大媒体平台和公众号也及时播报相关疫情情况;另一方面,对各类传言及时调查取证并予通告以消除恐慌,对于各种谣言及时辟谣,对于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物资哄抢的情况,广州及时公布全市物资储备情况,并发布公告明确全市线下和线上供应均有保障,为了更好防控社区疫情,广州在疫情期间持续公布确诊病例涉及的小区及场所。在此次疫情中,广州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少创新性措施,如面对口罩短缺困境,广州推出了“线上预约购买口罩+快递到家”的便民措施;为帮助市民准确快速地找到定点收治医院及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线“发热门诊地图”,持续更新全国各地城市的定点收治医院和发热门诊信息。
原文链接:http://985.so/jj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