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8月28日《广州日报新花城》报道我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何江媒体文章
2024-09-11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要开设市内免税店了!选址何处?有何影响?多方解读

 

“广州要开设市内免税店了!”日前,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促进市内免税店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消息传来后,“广州市内免税店”成为城中讨论热门的话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市内免税店选址尚待官方下一步正式公布。那么,在市内免税店谁能买、怎么买、如何提货?对相关行业与消费促进有哪些影响呢?


亮点:

从6到27,国内市内免税店将大幅扩容

 

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市内免税店销售的相关商品免征国内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但须符合海关关于旅客携带行李物品进出境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的规定。


那么,谁能在市内免税店消费呢?《办法》明确,市内免税店的销售对象为即将于60日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市内免税店采取市内提前购买,口岸离境提货的方式,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物后,在设立于口岸出境隔离区内的免税商品提货点提取所购免税商品,并一次性携带出境。需要注意的是,旅客已经购买的免税商品属于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市内免税店设立审批、经营主体确定方式等管理要求,除了在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外,根据《通知》安排,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还将转型市内免税店,若全部实现,国内市内免税店将从现有的6家扩容至27家。

 

热点:

广州市内免税店选址引关注

 

《通知》发布后,业界对广州市内免税店的设立充满了期待。“这既是国家给广州的利好,也是国家交给广州的任务。”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何江认为,广州有责任办好市内免税店,争取打造成全国示范性的市内免税店。“Somewhere”零关税集合店运营方、广东悦旅惠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杰表示,广州市内免税店的设立对于入出境游和提振消费信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升广州的旅游吸引力和城市形象,擦亮‘千年商都’金招牌,还能够促进消费回流、增强消费信心,这也是广州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关于选址,专家与业界也提出了不少建议。何江建议,要审慎合理选址,可考虑依托高铁、机场等拥有巨大国际客流的重大交通枢纽设立市内免税店,充实广州流量型消费体系,同时促进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文旅、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免税商业综合体:“还要提升换乘接驳便利度,为国际游客往来市内免税店提供出行便利。”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姚阳则建议要与吸引境外游客的旅游、会展IP相结合,精心选择市内免税店的地址,同时用心打造市内免税店的店面设计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广州国际城市品牌形象和岭南传统文化的多功能旗舰店。


影响:

结合144小时过境免签便利政策 推动入境游消费

 

今年以来,入出境游快速发展,尤其是在144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入境游市场持续向好。广州作为入境游的窗口城市之一,也迎来了不少入境游客。携程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目的地为广州的暑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9%。姚阳认为,设立市内免税店对于促进入境游客增长、提升境外游客入境便利度和体验度、拓展广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形态、进一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中提到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将具有自主品牌、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纳入经营范围。对此,姚阳认为这既是推荐“广州制造”的商机,也是传播广州本地文化和岭南文化开展对外交流传播的好机遇。

 

彭杰则建议,未来广州市内免税店可以与大湾区内的地方品牌合作,设立专门的“大湾区特产专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商品背后的文化和工艺,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并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如广式糕点、粤绣工艺品、佛山陶瓷、英德英红九号红茶、潮汕单丛茶和英歌舞文创等,也可与大湾区内的旅游景点,如广州塔、沙面旅游区、广州动物园、长隆以及酒店、地铁、航空公司等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购物”的体验产品:“今后还可以定期在市内免税店举办文化节、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活动,邀请非遗工匠、艺术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国内外消费者亲身体验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制作工艺,促进大湾区文化的传播。”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