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会议报道 Home / 新闻中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2024-11-21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2024年11月19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举办“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承办此次会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特中心)交流研讨了“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课题成果。会上,来自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时期的广州竞争力建构、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创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借鉴与启示以及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特质、问题及其改革路径等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为广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贡献力量。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成华主持会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白国强作《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旨发言。在发言中,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24年度重大课题的研究背景、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他认为,广州建构式改革,就是在国家和区域总体构架下按照一定的预设性目标,遵循国家改革的重大原则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分层衔接、纵横对标,并体现出一定的鲜明区域创新特色的改革。广州进一步推进建构式改革,必须遵循守正创新等原则和方法,必须继承和衔接好改革架构和顶层设计,必须做到更深入具体的系统集成,必须要注重调动各方面各领域的积极性创造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丁晋清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报告。他认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水平安全的物质基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彭春华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时期的广州竞争力建构》的报告。他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标准,经济不仅是基础,更是硬指标。具体到广州而言,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和提升乏力制约了广州发展。为此,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广州竞争力提升,要注重产业组织建构,实现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结合;要注重产业体系建构,实现创新支撑下的产业更新;要注重产业区域建构,实现整体优化下的产业协作。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李仁武作《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的报告。他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示出了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和一直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形象。新征程上,广州要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自觉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与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先立后破、取得实效有机统一起来,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谭来兴作《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创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借鉴与启示》的报告。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社会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创造了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协同机制、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等新模式,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智慧治理、多元协作、制度创新的实践成果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科技赋能路径和区域协作机制,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谭建军作《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特质、问题及改革路径》的报告。他认为,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即人民性、问题性、传承性、创新性、实践性。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困难,具体来讲,面临市场之变、政策之困、转型之难、融资之艰、成本之高等现实问题。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要坚定发展信心,化解市场之变;优化营商环境,缓解政策之困;激发创新动力,破解转型之艰;强化政策支持,化解成本之高;激发内生动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周成华副院长在主持本次会议中表示,本次会议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院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理论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专家的发言,能很好地联系广州实际,围绕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兼顾“新时代广州建构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成果的研讨论证,对改革的价值共识、任务路径、策略举措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提供理论导引和实践参考。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年度重大课题成果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为课题组进一步完善课题成果提供了直接的参考。

 

(供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