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ENGLISH
媒体报道 Home / 媒体报道
6月21日《经济日报》报道我院“2019广州:全球城市评价研究”学术会议
2019-06-24  来源:经济日报


广州如何建设国际大都市?


广州如何建设国际大都市?广州如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为中国城市发展及全球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6月21日,“2019广州:全球城市评价研究”学术会议在广州顺利举办。大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智慧,探讨全球城市核心发展理念和未来趋势,为广州建设全球城市建言献策。


会议包括“全球城市评价与城市未来”“全球城市发展战略与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与城市合作”三个专题。来自世界大都市协会(Metropolis)、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科尔尼咨询公司、日本森纪念财团、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球城市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认为,迈向全球城市的广州仍是“发展中的城市”,广州城市发展不管是规模扩张还是内涵提升,都还在路上,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阶段。就如何让广州焕发老城市新活力,张跃国建议广州要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发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


在全球城市动力发展趋势方面,专家意见精彩纷呈。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副主任本•德拉德提出,创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高全球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主任理查德•赫特预测,广州今年经济增长与去年持平,此后增速将放缓,直至2023年,年均增幅为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全球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在都市区和巨型城市区建立有能力、有授权的响应机构变得至关重要。”俄罗斯诺瓦亚规划设计公司管理合伙人、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城市及区域发展学部研究员伊万•科亚奇亚探讨了世界主要都市区的战略规划及治理模式。


俄罗斯诺瓦亚规划设计公司管理合伙人、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城市及区域发展学部研究员伊万•科亚奇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认为,多中心国际联系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显著的特点,制度势能是粤港澳大湾区独一无二的优势。从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活力分析来看,广州、深圳的人口活力最强。


“广州在全球城市指数(GCI)的排名近3年比较稳定,主要优势在商业活动与人力资本这两个维度,广州的GCI总体排名高于深圳,广州主要在人力资本、文化体验与政治事务上与深圳得分拉开差距。”科尔尼咨询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周鹏远指出。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主任理查德•赫特


广州全球城市建设方面,专家良策颇多。本•德拉德建议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可通过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创新体系区域一体化以及开展广州工业科学合作挖掘更大的潜力;周鹏远建议,围绕国际城市打造,未来广州要强化商业活动水平,打造领先的商贸枢纽。王世福提出,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势能的空间响应,一要突破自然边界,加强两岸联系;二要利用边境界限,拓展空间纵深;三要开展飞地合作,势能散点释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刘云中基于全球城市体系及可能的变化,提出广州要发挥在创新方面的优势,让创新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国际人才良性流动的机遇,包括通过产业建立密切又复杂的联系,形成全球、港澳和广东等不同区域之间人才的良性流动等。

世界大都市协会对外关系部部长艾格尼丝•毕卡德


“广州作为世界大都市协会联合主席城市之一,在引领城市创新、应对全球城市挑战及推动城市转型方面,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治理方面,本次大会能够聚集各方的努力和智慧,共同应对都市领域所遇到的挑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全球城市的发展。”世界大都市协会对外关系部部长艾格尼丝•毕卡德表示。


(经济日报 记者:庞彩霞 责编:胡达闻)


原文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183082&user_id=c879fc4817334c15a879f6cf203ec959&source=wechat_fri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