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5日,搬迁至顺德碧江的广雅中学校园内,掌声雷动,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走上讲台,满怀深情地说道:“我今日觉得十分兴奋,因为我以为不是到一所普通中学,而是到了一间制造民族革命战士的大工厂!”从1888年张之洞创办广雅书院(广雅中学前身)以来,这座百年名校孕育出大批为民族兴亡浴血奋斗的革命志士,成为“华南革命者的摇篮”。
1910年,14岁的杨匏安求学于前身为广雅书院的两广高等学堂。他在学校中接触到各种进步思潮,毕业后东渡日本游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杨匏安撰写《马克思主义》一文,成为华南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位广雅学子也成为“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辛亥革命后,学校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广雅学子李耀先等在校成立团支部,第一中学成为青年运动非常活跃的学校。毕业后投身工人运动的李耀先协助邓中夏,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工人运动骨干的大学——劳动学院。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广州起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广雅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革命者,如广州起义年龄最小的女战士宋维静、中共广东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谭天度、参加南昌起义的徐名鸿、参加长征的云广英等。
1935年,学校改称广东省立广雅中学。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风起云涌,广雅师生走上革命前线。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省五校抗日联合会”,要求一致对外、出兵抗日;“一二·九”运动中成立广雅抗日救国会;卢沟桥事变后,许多师生奔赴延安,投身到救亡运动中。
1888年创办的广雅书院是晚清两广最高学府。图为广雅书院冠冕楼(今广州市广雅路1号)。(来源:《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1840—1949)》)
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旧貌。(来源:《广州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