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智库成果
学习强国 Home / 智库成果
12月14日《学习强国》【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献策“迈向新发展格局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
2021-12-20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献策“迈向新发展格局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


2021年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1”,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广州同步召开。本次论坛以“迈向新发展格局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为主题,来自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国内外近30位专家代表,共同深入探讨迈向中国经济新格局的宏观战略、宏观政策、中国经济新格局与大湾区发展等议题。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1”在广州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指出,新发展阶段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危”和“机”并存、化危困为转机形势下,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而挑战则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从根本宗旨把握、从问题导向把握、从忧患意识把握“三个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主攻方向是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两个前提,落脚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统筹发展安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广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目标,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不断增强广东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各国经济竞争力和全球竞争格局。他建议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中上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形成强大的供应链创新生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的创新中心。要通过创新政策引导激励创新模式从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基础创新投入,另一方面要探索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模式,优化和增强金融的供给,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现代的科技金融体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通过监管和产权的明晰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发展要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要从增加资金支持规模、优化资金分配结构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要通过相关的立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通过改善普惠金融监管的状况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性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认为,广州加快推进构建层次分明、有机联系、融入湾区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高水平培育具有滨水魅力的高品质、国际化城市空间形象气质和文明形态,着力建设平台支撑、轴线串联、响应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产业空间版图,重点塑造以科技创新主轴为主脉络的创新空间版图。广州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和突破口,营商环境改革跑出“加速度”,积极面向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多管齐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努力推进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改革与行政效能提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创新和数字化司司长马尔科•卡米亚指出,中国的数字经济具有高增长、创造价值和提供可持续性的潜力。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将技术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良机,可借此强化生产集群和价值链,并将巨型城市区和全球供应链联系起来。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将继续成为创新和经济活动的源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认为,珠三角的高科技产业正在形成区域层面上完备的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系统,以及兼具内需和海外市场的混合型目标市场。香港参与珠三角新一轮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港资企业跨境直接投资以及其作为国际窗口的独特角色。由此,他提出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前台后室”新模式,从以往“前店”在香港,转变成在前海设立“前台”接单,再到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办公室里去运作处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覃剑认为,交通互联互通是支撑和导引经济发展重要手段。响应大湾区经济发展新趋势,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推进都市圈内和都市圈间交通一体化、珠江东岸和珠江西岸交通一体化、内湾地区和外湾地区交通一体化,促进不同交通网络实现多网融合和智慧共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大联通的新格局。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倪明 武海林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916540781779993797&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guangdo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091654078177999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