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智库成果
学习强国 Home / 智库成果
12月14日《学习强国》【粤版图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办《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新书首发式
2021-12-14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日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首发式。



《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此次出版的《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一书由近代沙面英租界工部局主席哈罗德·斯特普尔斯-史密斯撰写。作为沙面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作者用大事记的形式记载了沙面自1859年成为英法租界区起至1938年广州沦陷前的发展历程,并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1938年9月28日至10月29日广州沦陷前后发生的历史细节,呈现了近代沙面一段特殊的历史及日常生活,为沙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资源。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推进《西方文献中的近代广州》大型译丛项目,译丛精选出一批既具史料价值又具学术研究价值的西文著作进行翻译推介,着力挖掘广州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史,清晰梳理出广州城市对外开放的历史脉络,为提升广州城市史研究的学术水准和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译丛目前已推出第一辑,包括《经营管理与财务困境——清中期广州行商周转不灵问题研究》《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近代华南海盗纪事》《广州的中国人:一位美国旅人对中国的观察》和《真光书院的四十五年历史(1872—1917)》。


《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译者麦胜文分享了自己翻译此书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英国人哈罗德·斯特普尔斯-史密斯于1938年编著的两本描述沙面80年发展历程的珍贵图书《沙面发展要事日记(1859—1938年)》和《广州弃守前后沙面要事日记(1938年9月28日至1938年10月29日)》,为他深入认识沙面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在多方鼓励和帮助下,麦胜文花了近5年的业余时间将这两本书翻译成中文,并合编为《沙面要事日记(1859—1938)》。他特别指出,这本书不仅是了解沙面的重要史料,也是了解广州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李佳莉 殷如筠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883599132854332865&t

=1638491742480&showmenu=

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

id=4883599132854332865&ref_read_id=f46057d4-cc4d-441c-a889-10d10841f417_163850191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