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学术会议
发布会 Home / 学术会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
2020-12-25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面向现代化 开启新征程”——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


2020年12月23日上午,以“面向现代化 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在我院九楼会议室召开,集中发布了2020年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14项重大课题。会议由广州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鹏同志主持。广州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同志作总结讲话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院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和全院干部职工出席此次会议。


许鹏同志主持会议,他介绍,一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工作部署,扎实落实广州市防控办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文件要求,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我院精心组织开展了14项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建设高质量新型城市智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大课题研究是我院创设并实施的一种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机制,在全国社科院系统是一个创举。自2016年设立,这种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已连续开展了五年,实施了约70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导向性的重大选题研究。为做精做实这类课题研究,我院通过制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及相关科研管理制度,推动重大课题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创新课题研究方法,加强研究过程管理和成果验收评价,实行“内部报送+刊物发表+成果发布+媒体宣传”的组合式成果转化,较好地彰显了我院重大课题研究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会上,张跃国同志做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全院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认为2020年度重大课题做得很扎实,有深度、有创见,形成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成果,重大课题科研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决策服务能力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提升,认同度、美誉度越来越高,重大课题研究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他系统总结了2020年度重大课题研究的特点:


一是聚焦重大主题,深入开展研究。重大课题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研究,形成系统性研究报告。聚集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数字经济、社会治理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重大主题,同步开展系列学术研究,形成14份颇具份量的研究报告。


二是适应选题需要,优化研究方法。重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强调收集整理一手数据和资料,注重社会调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剖析、量化分析,构建分析指数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决策理论运用,创新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突出决策咨询的学理支撑。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把控研究进程。对课题“深调研”做出制度安排,激发科研工作活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以质量创新、工具和方法创新、综合分析和严谨规范为导向的成果验收标准体系,修改科研课题成果验收规范。


四是有效链接决策,提升咨政能力。通过《领导参阅》《决策信息参考》等多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呈送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研究成果,实现对策研究与党政决策的“无缝对接”,使新情况、新经验、新观点、新建议及时为决策提供理论咨询服务。比如,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专题评估研究引起国家级智库高度关注。


五是扩大社会影响,参与舆论引导。以重大课题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课题研究的话语建构能力。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积极发声、主动发声、有效发声,阐释理论、解读政策、引导舆论。通过成果发布、理论研讨、学术报告等不同形式对外传播,不断拓宽科研成果辐射范围,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持续提升我院的智库品牌效应。


张跃国同志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从决策需求看,在供需适配良性互动方面还有差距,科研成果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首先,决定科研成果质量高低要厘清三方面的认识:一是科研质量高低和思想认识有关系。要正确看待社科工作者这个职业,作为社科工作者要有神圣感庄严感使命感,不能为了简单完成科研任务,鲁莽草率地对待科研成果并轻易下结论。二是科研质量高低和能力水平有关系。要进一步思考将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对明显短板和缺陷要想办法进行补齐,抛开封闭的思想心态,不要简单地从书本到书本,要学会做科学研究。三是科研质量高低和学风作风有关系。现代社会比较浮躁,科研领域也存在急功近利,这对研究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院科研人员更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认真对待科研工作,高质量推进新型城市智库发展。


其次,提升科研成果质量要认识到智库研究就是科学研究。一是深刻认识到智库研究和基础研究是同理的。首先两者研究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遵循逻辑推理、探求客观规律。基础研究只是研究的对象范围更广,而智库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是特定范围的。基础研究是从学科体系和概念出发,智库研究是坚持问题导向并直面现实问题。其次两者导向一致,都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都要遵循研究的科学标准和科学规范。智库研究要破除只是一般调查报告的想法,它是对策应用直接服务于现实,目标也更直接。从决策需求角度讲,智库研究要看重问题研究、论证过程、研究资料。二是深刻认识到智库研究必须重视“深调研”。要把科研管理组织的过程当成头等大事,要团队合作,舍得下“笨”功夫。社科工作者对现实的研究要嵌入社会生活才能有依据下结论。现代社会系统复杂,信息量很大,“秀才不出门知道天下事”是不可能的。社科工作者要去现场去调查,并讲究方法、设计程序,尊重调查结论。三是深刻认识到智库研究要讲求科学逻辑推理。分析论证不能有缺陷并逻辑自洽。智库研究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标准要求,这和个人、团队、行业息息相关。


第三,要进行更加积极大胆的理论塑造和构建。把素材、事实、实践提升提炼,进行系统化研究。社科工作者的理论思维要结合当下的实践,才能真正发现事物背后规律,对政策的制定才更有价值。在某个领域用四、五年的时间研究,提出核心的观点和建议,才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并形成话语体系,对未来产生指导意义。


第四,加强推动科研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要研究智库的规律特点,在科研规划组织评审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组织方式上创新,我院《领导参阅》的编辑审核可以引入外审制度,重大课题结项可以引入群众评价参考分,供综合评价使用。科研组织管理要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最后,张跃国同志寄语,科研工作要具有全球视野,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路上,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同发展,与城市同进步。


(供稿: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