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学术会议
发布会 Home / 学术会议
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专项研究新闻发布会
2020-10-22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专项研究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上午,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专项研究新闻发布会(2020年广州总第208场)在广州市新闻中心成功举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作为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询提升组的牵头单位策划组织本场发布会。发布会由广州市政府新闻办林彦华副处长主持,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同志作“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专项研究新闻发布”总发布,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女士作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情况发布。发布会全面系统介绍了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研究报告,彰显了广州在营商环境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展现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作为新型城市智库的重要成果。会上共发布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12项指标的研究成果,包括“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政府采购”“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在媒体提问环节,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杨代友、金融研究所蔡进兵、现代市场研究所何江、政治法律研究所孙占卿、区域经济研究所葛志专、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张强分别就参会媒体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并在发布会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阐释。中央、港澳驻穗媒体,省、市二十余家主流媒体对新闻发布会做了深入报道。


张跃国同志在总发布中指出,广州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在短时期内跑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加速度,12项指标整体表现均获得大幅度改善。按照世界银行评估方法进行模拟测评,结果显示,广州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指标上位于全球前列,个别指标如“办理建筑许可”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


张跃国同志介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融入优化营商环境这项全局性工作,及时策划组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专项研究。主要参照世界银行12项定量和定性指标,组建12个研究团队,逐项开展理论、规则和方法论研究,对广州改革政策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衡量,并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和国际最佳实践,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积极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紧密对接交往,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讨,组织咨询合作与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决策支撑、政策宣导、国际交往等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



在发布会上张跃国同志详细分析了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状态。他表示,根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监测观察和分析研判,这两年广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和清晰的主线:一是确立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的战略牵引地位,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环境支撑。为此,广州统筹全局,建构起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8个专题组、12个指标组,建立了6项工作制度,以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力量,推动营商环境进行革命性再造、系统性重构,充分释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基本导向,广泛深入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的需求和期待。组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第一批聘请成员64名,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人士、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代表,分为企业代表组、专业机构组、政府代表组、专家学者组,已组织5场座谈会,开展了全覆盖问卷调查和焦点问题深入访谈,系统收集意见建议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成员涵盖涉法各类机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凝聚各方共识,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专题培训。新冠疫情期间,迅速建立企业复工复产指挥信息平台和“五个一”工作机制(一名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组支持政策、一个调度平台),全市重点企业入库3万多家,对于企业诉求和关切实行全流程网上收集调度处理。三是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攻坚突破,聚焦企业办事时间、环节、成本三个核心问题,念念不忘“减、降、优”三字经,推动一网通办、流程再造、政策普惠和诉求闭环,全力以赴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优服务。比如在开办企业方面,实现全流程“一表申报、一个环节,最快半天办结”;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通过整合程序、合并项目、取消事项,实现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流程从原来的19个环节压减至6个环节;在获得电力方面,通过“零上门、零申请”全程网办,实现低压非居民用户无外线工程3天通电、有外线工程8天通电;在纳税方面,通过“网上申报”“一键申报”,申报时间整体压缩75%,有165项办税事项“一次不用跑”。广州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主动减免涉企收费,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比如开办企业免费刻制4枚印章、免费发放税务Ukey等。四是保持开放式格局、全球性视野,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避免闭门造车和自我满足。集成北京、上海作为世界银行评估样本城市的改革经验,组织对标分析研究,进行复制和推广。学习新加坡、中国香港、新西兰等国际最佳案例,先借鉴再赶超,持续争创国际最先进营商规则。积极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咨询合作与政策研讨,获取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促进指标水平整体跃升。五是紧紧把握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突出法治化和便利度两个关键。着眼于建立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开展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把市场认可、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便利化水平,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接近全部事项“最多跑一次”,超过90%的事项“零跑动”,政务服务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


两年来,广州坚持实施“对标+赶超”战略,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方面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赢得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逆势增长13.1%;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广州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张跃国同志强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类似于全球竞技比赛,广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着全面竞争的激烈态势,可以说不进则退。当前,广州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数字经济有效监管、办事流程衔接优化重构、制度法规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这些也是未来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和挑战所在。


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女士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发布中指出,随着广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不断更新升级,持续围绕“放管服”推进改革,广州的营商环境不断进步,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王斌认为,广州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而集中地发力:一是在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广州需要针对疫情过后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确保政府政策的精准性和落地性,持续优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成本。二是在政务流程电子化方面,广州需要根据疫情之后形成的电子化办事习惯改变,对政府在全流程不见面办理政务事项审批布局提出更高要求之下,参考世界营商领先经济体的经验,在取消线下办理的同时,强化和丰富在线咨询、流程指引和办事教学等功能,搭建无缝化、易用化、安全化和实用化的电子政务平台,为零见面减小阻力。三是在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方面,广州优化营商环境与大力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广州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四新”企业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优化。四是在监管方面,广州可以探索借鉴新加坡的“监管沙盒”机制,对部分业务方案符合市场需求或创新需求,但在资金、资质等某些方面暂时达不到法律要求的新经济企业,允许其进入“监管沙盒”,降低对它们的监管要求,协助其将创新业务快速落地,测试其技术和商业模式。五是在服务保障方面,广州可以学习国际领先城市的做法,保障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的供给。例如,纽约市推出了基于谷歌地图改良的互动式“纽约制造数字地图”,实时显示超过600家纽约本地科技公司的位置、投资者资料和岗位需求等信息,协助人才的供需匹配。


最后,王斌充满自豪地说,“花城广州,千年商都;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期待广州这座具有千年商贸历史的改革先锋城市,继续展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成为新时代下的国际新商都。



(供稿: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