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学术会议
高端论坛 Home / 学术会议
第二十一届开放时代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2023-10-19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2023年10月14-15日,第二十一届开放时代论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吉林大学和开放时代杂志社联合主办,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1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知识生产”这一主题,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交流对话,呈现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吉林大学师生百余人参会。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再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喜平代表吉林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的办学历程、学科发展概况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韩喜平指出,开放时代论坛已成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学科、高层次学术论坛品牌。此次吉林大学与开放时代杂志社合作举办第二十一届开放时代论坛,对于进一步推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国内相关领域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杨再高在致辞中对本届开放时代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吉林大学为筹备此次论坛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杨再高向到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发展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并指出,《开放时代》作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平台和学术品牌,秉承“以学术关怀社会”的理念,推动多学科、跨学科交流对话,倡导学科性学术向问题性学术转型,希望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平台。

 

 

开幕式后,进行论坛主旨报告及交流讨论环节,共分六小节。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首先发言,他以“知识生产的理论思维”为题,高度凝练概括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知识生产的核心要义:一是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用理论思维“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分别从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唯上唯书、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以及从人云亦云、僵化枯燥的话语方式中解放出来三方面,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站在理论思维新起点发生的深刻变革。二是强调在学术研究的知识生产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实践、理论及其相当复杂的矛盾关系,才能够面对实践的矛盾、实践与已有知识体系的外部矛盾,特别是转化为知识体系的内部矛盾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在接下来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29位有着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针对如何用历史的、比较的、实践的眼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和知识生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概念化、理论化、知识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各发言人深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景,在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变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力求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背后的道理、学理与哲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内生性、适应性、主体性、正当性、合理性。

 

 

论坛闭幕式由开放时代杂志社社长殷俊主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开放时代》特约主编、中山大学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分别作会议总结发言。周光辉分享了四点感悟:本届论坛是一场跨学科的讨论,彼此间相互启发,拓展了学术视野;是一场跨代际的讨论,强调学术研究之路要关照现实,不断丰富生活阅历;是一场形式新颖的讨论,不设分论坛,与会学者交流深刻;是一场守望文明、关注实践、创造新知的讨论,力求从过去的西方话语模式下进行反思,直面当下中国问题,更好认识、理解中国。吴重庆在总结中指出,《开放时代》始终把“以学术关怀社会”的理念贯穿于每一届论坛之中,期待以一种新形态的知识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切合;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关注实践,驱动社会科学发展;呼吁知识生产者以更宽广的文明视野、古今中西之识、多维的思辨视角,共同推进属于人类进步事业一部分的伟大知识生产运动。

 

最后,殷俊代表开放时代杂志社再次对吉林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表示感谢和祝贺,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中,论坛圆满结束。

 

(供稿:开放时代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