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研究报告 Home / 智库成果
从蓝皮书中读懂广州——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创的广州蓝皮书系列斩获三项大奖
2021-1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从蓝皮书中读懂广州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创的广州蓝皮书系列斩获三项大奖


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二次全国皮书年会(2021)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皮书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本次年会公布了2020年版皮书评价结果,共评选出51本优秀皮书和63篇优秀皮书报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创的广州蓝皮书系列斩获三项大奖:《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2019年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获“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


在2020年版皮书综合评价结果TOP100中,《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0)》《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0)》分列地方发展——经济类皮书前三名,《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位列地方发展——社会类皮书首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是华南地区最早编撰皮书的科研机构,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编撰广州经济蓝皮书并由当地出版社出版。2004年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携手合作,出版的第一本蓝皮书为《2005年: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3年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广州蓝皮书年度系列报告增至8本,蓝皮书工作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每年组织研创9本蓝皮书,内容涵盖广州经济、社会、国际商贸、金融、城市国际化、城乡融合、创新型城市、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主题。


从主要内容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全面反映和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和趋势变化;二是专门分析和研判广州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发展实践及变化态势;三是跟踪观察预判新经济、新动能等前沿问题及未来走势。


面向未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在传播主流思想价值、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新的更大作用,推动智库建设实现战略转型、整体跃升。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聚焦社会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汇集广州社会领域鲜活的社会调查,突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城市发展理念,通过社会调查、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利用社会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政策文献等资料,对广州民生领域改革、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球宜居城市、儿童发展、城乡社区治理等具体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梳理。


全书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总报告,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发展指数,量化评价广州社会发展阶段性趋势与特点,分析广州社会发展各领域面临的挑战。报告认为,目前广州公共服务发展已达至高水平,尤其是教育领域较为突出,但仍面临着中高技能人才短缺、医疗资源有待优化等多项挑战。第二部分为社会民生篇,从广州建设全球宜居城市、儿童发展状况等议题对广州民生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第三部分为社会治理篇,本篇内容聚焦广州在人口社会融合、社区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第四部分为社会创新篇,聚焦广州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涵盖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党建引领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以及港澳青年跨境交流融合等主题。第五部分为社会调查篇,利用不同主题的广州社会调查数据,对广州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2019年,广州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推进老城市新活力建设,主要体现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双增长。在经济发展方面,2019年,广州人均GDP达15.64万元,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052元,已属于富裕型社会发展阶段。民生社会建设提质增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整体提升。在民生社会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劳动力市场较为景气;坚持教育优先战略,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平度;医疗改革出新出彩,医疗高地卓有成效;社会保障推进制度整合,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城市。广州宜居城市排名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是持续探讨广州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深入了解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许鹏研究员担任主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负责编撰。《报告》围绕广州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总体研判创新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创新发展思路、深入探讨科技创新路径、及时跟踪热点产业动向,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总报告,深入分析了2019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系统探讨了2020年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及主要对策;二是综合篇,从大湾区创新协同、“四新”经济、企业创新、创新驱动战略等视角,综合研究广州创新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三是科技篇,探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科研机构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等难点问题,研究促进广州科技创新的主要路径及策略;四是产业篇,从产业发展、数字经济、5G产业、智能网联汽车等视角,总结广州发展态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五是案例篇,以金发科技、南方电网、赛莱拉、视源股份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创新发展特征,探讨影响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报告》从科学与技术创新、企业与产业创新、创新要素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模型,对2014年以来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进行了量化测度,为深入分析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还新增了案例篇,从微观层面剖析广州领先机构的创新发展历程,讲述广州企业创新故事。《报告》关注创新热点,聚焦大湾区创新协同、“四新”经济、数字经济、5G、智能网联汽车等热点开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广州企业技术创新一手数据,为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队、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年度最新成果。本书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总报告、经济运行篇、产业经济篇、区域发展篇、企业管理篇和营商环境篇,共收录研究报告19篇。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0)》分析指出,2019年广州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28.60亿元,增长6.8%。从产业看,服务业增长总体好于制造业;从需求看,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外贸出口继续回落,消费增速保持稳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在全球蔓延,给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成为影响2020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国也采取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积极的行政政策,对2020年经济增长起到较好的托底作用。


本书对2019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做了深入分析,对2020年广州经济走势进行合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收录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突出专家观点,体现学术视野,强调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既是专家学者探讨宏观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又是社会大众了解相关动态和趋势的重要窗口。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0)》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0)》分为总报告、专题研究篇、乡村振兴篇、区域发展篇、农村调查篇五个部分,共收录23篇文章。主报告系统回顾了2019年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与亮点,并对2020年广州城乡融合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城乡融合发展重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广州市城乡融合的政策创新不断加强,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取得新进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进入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仍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支撑,产业融合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将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将逐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各分报告就广州加快推进旧村活化改造、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2019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花都、从化、增城等广州北部周边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0)》研究主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渊源、现实意义及趋势研判,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建构、梳理与分析。全书紧紧围绕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实施中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研究,选题的代表性和时代性较强,对推进国家城乡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全书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实地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社会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突出研究方法的实证性,深入分析广州城乡融合发展形势,提出客观性强、可信度高的重要趋势研判。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0)》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广州市商务局联合组织编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编辑出版一册。本书是政府工作人员、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和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行家探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0)》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总报告、疫情影响篇、经贸篇、消费篇、商文旅篇、会展篇、物流篇、历年商贸业指标。全书共收录了广州地区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及业界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报告或论文20多篇,30万字左右。本书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多角度展现了2019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亮点,并在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判2020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趋势。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0)》有以下特点:一是报告聚焦广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枢纽节点大背景下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的探索、实践和成果,特点鲜明、内容丰富。二是具体对时下商贸热点问题的快速反应。选题紧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贸易、RCEP、云上广交会、直播电商等新热点、新趋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专业性。三是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总报告对商贸业在疫情中的表现进行了精准分析,通过全球城市商贸中心指标体系、商贸业景气预警指标系统、发展环境分析等多项指标工具对广州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助力政府部门准确、及时把握广州商贸业运行现状,保障相关政策准确性和实效性,并为广大企业经营决策和社会各界了解广州商贸业发展提供参考。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为更好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脉搏,观察、展望、洞悉数字经济发展未来趋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从2020年起编撰出版了《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聚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动态、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广州数字城市竞争力等重大问题。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设置主报告、数字经济篇、数字产业篇、数字转型篇、数字治理篇五大内容板块。其中,主报告以“登高望远推动广州数字经济出新出彩”为题,提出登高望远、顺势而为、重构未来的重要性,广州必须主动迎接数字经济时代,谋划数字变革新战略,前瞻培育数字经济新势力,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平台,精准培育数字经济新市场,大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新环境,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实现城市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和超越。数字经济篇从整体上呈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数字产业篇具体呈现一些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情况;数字转型篇从企业、行业等多角度呈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及其影响情况;数字治理篇从技术、主体、载体和对象等方面呈现数字治理的成效进展与存在问题。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是全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蓝皮书。面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蓝皮书指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部署,也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而是一场宏大、复杂、全新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做出统筹设计、综合研判,唯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才能最终形成主动迎接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变革的强大合力。蓝皮书公开出版和发布之后,得到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一些对策建议在地方出台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文件中得到体现。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由18篇调研报告组成,总报告对2019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加深、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动漫游戏优势明显、网络直播迅速扩张、电竞产业蓄势待发、工业设计持续壮大、超高视屏产业快速发展。


除总报告外,创新篇从5G与文化产业、文化企业融资、文化商务区以及与其他城市比较的视角研究了广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湾区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合作机制、广佛城市文化合作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文旅篇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介绍了国际经验做法、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及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借鉴篇汇集了南京、宁波、佛山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启示以及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专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案例篇介绍了广州代表性文化企业和文创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报告对广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领域趋势进行了研判。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加深。截至2018年,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累计建成9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市总量的27%。二是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2019年,广州有8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排名全国第三。三是动漫游戏优势地位不断夯实。到2019年底,广州市有近400家动漫企业,涵盖了动漫制作、发行、衍生品设计、销售等各个链条和环节,原创漫画发行占据全国漫画市场30%以上的份额。四是网络直播行业飞速发展,广州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猛。五是电竞产业蓄势待发。广州在电竞直播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六是超高清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拥有乐金显示、视源电子、4K花园等一批超高清视频产业骨干企业。诞生了全省首个4K电视网络应用示范社区、首个国家广电标准(AVS2)应用示范社区、全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0)》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蓝皮书”系列研创成果之一,由城市国际化研究所负责编撰,从学术视野探究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路径。该书设总报告,专题篇包括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城市评价篇、国际经贸篇、交往与借鉴篇共五大板块,从广州的实践路径和战略思考出发,深入城市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金融开放、企业“走出去”、城市对外交往以及全球城市评价等角度进行细分,通过数据建模、案例分析、内容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城市国际化对推动城市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应有之责。研究发现,以广州为代表,中国城市的全球联系度和影响力保持进步态势,正以城市治理推进“中国之治”的国际展现。为此,本书将年度专题设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总结回顾广州等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发展历程,以及面向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对策建议。《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0)》以较高的研创质量,在全国皮书评价中以89.58的综合得分位列皮书综合排名榜第17位,位列地方发展——经济类第3位。


本书回顾了2019年中国城市国际化十大关注,收录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次举办地方合作分论坛,亚洲国际美食节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举办,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构建绿色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推动世界对话,南京和扬州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美食之都”,成都制定“三城三都”专项行动计划,西安当选世界城地组织联合主席城市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记录中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历史印记。


《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0)》



《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金融年度系列研究报告(蓝皮书)的首部报告,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基地)组织研创。本报告以广州区域金融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分析并动态跟踪广州金融阶段性发展的总体状况。在主报告中,通过构建金融业发展指数,全面测度和客观评价广州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能力以及存在的不足及短板,提出广州要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力度、创新发展金融新业态和构建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提升金融集聚能力、通过加强监管坚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并不断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等政策建议。第二部分热点问题篇则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金融的影响、广州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等金融发展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第三部分综合观察篇主要围绕广州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等问题展开探讨。第四部分行业研究篇主要针对广州地区银行、证券、保险等主流金融行业,以及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汽车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专题分析篇主要围绕绿色金融展开专题分析,对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广州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状况及未来举措、绿色金融制度安排、绿色债券发行等进行研究。


报告构建广州金融业发展指数,设计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等六个维度全面测度和客观评价广州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能力,反映广州金融业发展速度和景气程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t/rwln/yzlt/202111/t20211109_5373161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