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广东省会城市,已逐步迈入全球“一线城市”行列,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指向,密切联系广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展现广州新气象新作为。
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广州经济实现质量和效益变革。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实施系统性降成本战略,在城市调控权限内尽力降低土地、通信、能源、物流、融资等方面的成本,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努力打造一批新的品牌;大力建设数控和机器人、重大装备等相关产业园区,促进电子通信、装备制造、汽车造船等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智能+”发展,催生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等领域获取新的发展动能,培育新增长点;强化市域及周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构筑围绕中心城区与南沙、从化、增城等非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生活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推动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取向”,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环境,实现创新重点突破,形成区域协同的创新体系。要以“人才绿卡”等制度创新为基础,吸引国际人才和创新团队到广州就业及创新创业;采取与国内外著名理工大学合作、提供实习及短期工作机会等办法,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穗创造条件;大力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为“双创”铸就新的发展平台;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造船等优势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智能+”为主攻方向,实现相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引领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在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同时积极探索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利用广佛产业的互补和链条连接关系,建设广佛科技创新聚合体;针对广州各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建立跨区域的技术援助制度,深度推动广州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推广。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改革和长效治理为抓手,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城乡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战略性地优化乡村人口结构,为乡村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合理确立乡村土地、林地、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不同形式的资源资产产权,在确保农民资产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农村资源资产产权的有效合法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大户带小户”的合作形式,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种养业与工业、旅游业及商贸金融业有效融合对接。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用好国家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自主权,探索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力争率先实现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南沙、黄埔的区位优势和航运枢纽资源,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精心营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国际化功能对接区,有效带动广州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系统地为企业“走出去”设计跨部门工作机制,以穗港澳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为支撑,深化技术、管理、供应链、品牌、营销渠道的对外联系,建立与相应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经贸合作机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在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设计和框架下,广州应努力构建“政府调控有力、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社会运行有序可持续。为此,一是需要完善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和保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二是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诸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整体性考虑降低城市营商成本,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在穗创新创业;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建设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度削减市场准入限制,避免政策执行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大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有效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使政府宏观调控和管制有力有度。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跃国)
原文连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5/03/content_7720335.htm
(原文刊于南方日报(广州版) AII02 |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