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依靠,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成本,是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在降低企业制度成本上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与营商环境。
职能部门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建立联系服务企业的制度,落实责任部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多下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呼声,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考虑政策制定,针对企业发展不同类型,探索分类施策。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办事环节痛点、堵点和难点,把疏通制度瓶颈和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作为营商环境改革重点,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构建高质量体制机制的良性互动。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同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收费,建立健全收费清单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并动态调整市、区两级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根据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目录清单,对各领域中介服务收费进行清查,全面清理取消违规中介服务收费。按照税收现代化的要求,以办理时间大幅缩短、办税效率最大限度提高为目标,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持续为企业减负松绑,打造协同共治体系,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互认,推进银税互动,实行跨部门网络化合作,简化企业办税流程。提升办事指南的标准化和易读性,制定标准化表格、格式文本及样表范例,定期开展窗口申请材料易读性评估,提高企业递交材料一次性通过率。
推进更深层次政务服务管理改革
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证明事项取消清单,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加大审批部门对进驻窗口授权力度,促进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实现数据“一次汇聚、多次共享”,打造“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对外政务服务统一门户。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制度创新”推动政务流程再造、政府管理体制变革,重构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及标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集中的政务服务。
采取多种办法解决企业“用地难”,对产业业态先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优先解决用地问题,优先安排进入各类产业园区;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应的工业用地,租赁期满达到合同约定条件的,同等条件下原租赁企业优先受让。鼓励工业“上楼”,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鼓励建设高标准厂房,允许按幢、按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登记和转让。开展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和综合整治,鼓励采取异地置换、产权入股等手段,促进老旧工业区连片升级、功能优化。降低企业用地用房成本,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经批准利用已建成工业园区内剩余用地增加自用生产性工业厂房及相应辅助设施的,不计收地价。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艳华)
原文连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5/03/content_7720336.htm
(原文刊于南方日报(广州版) AII02 | 2018-05-03)